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 作者:(美)玛丽·帕多瓦 刘君(译) 发表:《中国园林》2004(7:)33-36 摘要:土人景观的都江堰广场设计,运用当地深厚的创作素材,以水和乡土景观作为设计语言,讲述了一段古老的历史。Mary Padua 教授对这个以2000多年灌溉历史为背景而设计的水文化广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介,尤其回顾和分析了该项目对当代景观设计学中水元素的运用,以及它在场所营造和城市再生方面的意义。认为该广场创作出了一个用当代景观语言讲述都江古堰、地域历史、当地百姓和民间传说的现代人文景观。 关键词:都江堰;乡土景观;历史;水文化广场 Dujiangyan Square:Articulating a public open space Mary Padua Abstract:Dujiangyan Square which was designed by Turenscape tells an ancient story by creating a narrative landscape and water element, inspired by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Prof. Mary Padua evaluated thoroughly the design of the square with a background of 2000 years history, especial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use of water as a design element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projec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lace-making and urban regeneration. This square is the place to tell a story—create a contemporary narrative landscape that portrays the history of the nearby Dujiangyan Irrigation Works, the region, its people, and folklore. key words:Dujiangyan; native landscape; history; water culture square   1 文化/历史背景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会成都西北60km处,在古代中国意为“首府河大坝”,它是公元前3世纪中叶(战国初期),在欧亚大陆东半部建造的一个巨大的、经过仔细规划的公共工程①。   2000多年来,都江堰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已被公认,并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成就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每年值得庆祝的节日性事件[1]。都江古堰以及有关她的民间传说、神话和风俗习惯为 “都江堰广场”,提供了深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如今,这一广场已成为都江堰市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标志性景观。   从设计说明中,可以清晰地知道都江堰广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都江古堰。而且,土人景观也没有忘记借助当地的农业遗产为其作品中的水系、雕塑设计产生相应的灵感。参考“竹笼”在都江古堰中的使用,土人景观在其作品中甚至创造了新的设计语言。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社会和文化肌理在土人的设计作品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这些借鉴于不同层面的元素在整体作品中的有机使用,使其成为独特的富于内涵的设计景观(图1)。 图1 广场总平面   2 评论分析   都江堰广场取代旧有的脏乱之地,成为都江堰市新的标志性景观,她占地11hm2,当地政府部门的目的是使其成为城市再生计划的一部分,其他要求可以概括为:   ·城市中心地带景观的提升;   ·供当地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间;   ·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古堰建立有机联系;   ·成为旅游景点。   土人景观的设计方案在1999年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设计方法源于他们的设计哲学,通过地域、场所以及众多相关联系中寻找设计线索。特别是土人景观从其掌握的素材中发现并捕捉到了这块土地的本质并因此讲述了一个故事——创作出了一个用当代景观语言讲述都江古堰、地域历史、当地百姓和民间传说的现代人文景观。   空间上,场地本身受到以下诸多因素的制约:   ·主要的车流道路交叉分割地块,   ·穿越场地的水渠的位置和形态是不准改动的,   ·现有水渠将场地分割得支离破碎。   把这些制约因素视做设计的机遇,着重探索如何通过设计使场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文档评论(0)

企业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