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之《子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魏晋玄学之盛 《晋书·孝怀帝纪》: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老)、周(庄子)当路,与尼父争涂矣。” 王弼 、夏侯玄 、嵇康 、阮籍 、刘伶 、山涛 、王戎 等天下名士,无不喜欢谈玄。 * 南北朝隋唐:佛学思潮时代 佛教自后汉传入,历魏晋而渐立足于中土。东晋以降,高僧与名士交游形成风气,遂使佛学与中国学术结合,逐渐本土化。中土诸子对于人死后世界未做关注,而佛家的轮回之说,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故而迅速蔓延于中国各阶层。 * 佛学盛况 一、人才之盛。僧肇、竺道生、法藏、玄奘、慧能等优秀人才涌向佛门。 二、佛经翻译、抄写之盛。 《隋书·经籍志》言:“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百倍。” 三、佛寺建筑之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天下名山僧占多” 。 四、宗派之盛。 * 宋明:儒家理学思潮时代 中唐之后,大儒韩愈出现,儒学再度复兴。至宋而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继起,遂使儒学以压倒性优势复据于社会中心地位。 因致力于阐释义理,兼谈性命,认定“理”先天地而存在,把理作为最高范畴,以说明道德性命之学,故又称作“理学”。 * 新儒学因提出道统的问题,以继承“尧舜”“周孔”道统自任,故又被称为“道学”。 集大成者朱熹。提出“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的“理气论”学说,与“心”具众理、“性”即“天理”的“心性论”学说。要求通过修养功夫,“存天理,灭人欲”,完成道德自我的回归。 * 近代以降:西学思潮时代 西学思潮可从太平天国洪秀全推倒中国的孔子、树起西方上帝开始算起。其后有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西方哲学概念以及各种理论的输入,继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科学、自由、民主遂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接着马克思主义生根中国,反传统成为时代潮流。 * 二、先秦诸子 * 先秦诸子:中国文化思想之根 “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大渊薮,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根脉所在。 章学诚言“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 * 1、老子与庄子 《老子》:处世智慧 《庄子》:人生境界 *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聃,楚苦县人。春秋时人,其时代略早于孔子。做过周柱下史。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本传 * 老子的思想 “道”:世界万事万物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德”:得也,是道在万物的体现。 具体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治国之方。 二是处世之策。 三是养生之道。 * 治国之方 :无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沖,虚)”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处世之策 :不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养生之道 :虚静 “致虚极,守静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蒙(河南商丘)人,曾做过“漆园吏”。时代大约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楚威王请庄子出任楚相。庄子云:“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 障碍一:生存忧虑 《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