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 卷 增刊1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8 Supp.1
2012 年 5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y 2012 375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
1 1 2 1 1※
程 焕 ,贺 玮 ,赵 镭 ,胡小松 ,吴继红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2.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0088)
摘 要:对茶叶感官审评分属性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该文以不同等级、产地红茶和绿茶为代表,利用传统
感官审评方法鉴定茶叶品质 (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并对各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茶叶品质影
响最重要的品质指标,即滋味。在利用尺度评价法对茶叶滋味品质的10 个分属性 (浓度、厚度、甘度、鲜度、醇度、涩
度、嫩度、陈味、纯正度、火工度)进行更为细致的评定和对茶叶中主要呈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进行定量
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不同产地茶叶的滋味分属性进行差异分析,并对化学组分与滋味分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各种茶样之间的产地和等级间差异主要是鲜度和涩度,而与之相关的组分主要是茶氨酸和咖啡碱,茶多酚的
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该研究实现了茶叶感官品质的定量分析,提高了感官审评结果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为茶叶原产
地保护和分等分级提供核心技术和标准支撑。
关键词:相关法,化学分析,品质调控,茶叶,感官审评,滋味分属性,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2.z1.063
中图分类号:TS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2)-Supp.1-0375-06
程 焕,贺 玮,赵 镭,等. 红茶与绿茶感官品质与其化学组分的相关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增刊1):375
-380.
Cheng Huan, He Wei, ZhaoLei,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ory attribut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black and green te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 12, 28(Supp.1): 375 -38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等级、制作等质量问题进行评判,具体内容包括茶叶外
0 引 言
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5 项,简称 “五项因子”,
绿茶与红茶是世界产量较大的茶类,属于 6 大茶类 [11]
其主要程序为:取样、干评、湿评、记分、下评语 。
[1]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绿茶加 本文与传统审评不同,以茶叶滋味特性为研究对象,
工一般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属不发酵茶,其 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浓度、厚度、甘度、鲜度、醇度、涩
关键性的加工工序是 “杀青”,总的品质特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