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阿片镇痛药-何进-201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pioid Analgesics 何 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 什么是阿片类镇痛药? 镇痛药:结合阿片受体,分布于: 中枢神经系统; 胃肠道; 阿片的分类: 天然的阿片类: 吗啡 (morphine) 、可待因 (codeine); 半合成的阿片类: 氢吗啡酮 (hydromorphone)、羟考酮 (oxycodone)、海洛因(diacetylmorphine, heroin) 全合成的阿片类: 芬太尼(fentanyl)、美沙酮(methadone)、曲马多(tramadol) 内源性阿片肽: 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内吗啡肽 罂粟科植物----罂粟 阿片类镇痛药的构效关系 完全激动剂: Morphine 吗啡 (μopioid receptor) 部分激动剂: Codeine 可待因 (weak μ receptor agonist) 拮抗剂: Naloxone 纳洛酮, Naltrexone 纳曲酮 (strong μreceptor antagonist) 阿片类镇痛药的基础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A. 吸收: 胃肠道吸收: 大部分阿片类----明显的首过效应; 可待因 (Codeine)、羟考酮 (oxycodone) ---- 高口服生物利用度(C3位-OH被-OCH3取代); 由皮下、肌肉内、粘膜表面吸收; 芬太尼的经皮制剂 ---- 重要途径; B. 分布: 不同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骨骼肌:最大容器; 芬太尼:脂溶性高---- 脂肪组织; 血脑屏障: 吗啡(碱性与酸性基团):难越过; 海洛因:双乙酰吗啡,较容易; 可待因:C3位-OCH3可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 新生儿注意: 阿片类越过胎盘屏障,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 C. 代谢: 极性代谢产物,肾排泄; 有-OH的阿片类结合葡萄糖醛酸: 吗啡-6-葡萄糖醛酸:镇痛效能是吗啡2倍,副作用也大; 肾功能障碍:代谢产物蓄积; 在肝内氧化代谢:以下阿片类的主要途径: 芬太尼(fentanyl, Sublimaze) 阿芬太尼(alfentanil, Alfenta) 舒芬太尼(sufentanil, Sufenta) D. 排泄: 经肾排泄: 主要: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极性代谢产物; 少量的原形药; 经胆汁排泄: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由于肝肠循环,排泄的药物很少; 作用机制 内源性阿片肽的发现: 线索:吗啡以及类似药物→ 阿片受体→内源性阿片肽; 三种主要的前体蛋白: 前阿黑皮质素原(POMC): 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 β -内啡肽(?-endorphin) 脑啡肽原 (Proenkephalin): 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 亮氨酰-脑啡肽(leu-enkephalin) 强啡肽原 (Prodynorphin): 强啡肽 A(dynorphin A) 强啡肽 B(dynorphin B) a 与 ?新内啡肽(neoendorphin) 阿片受体: 镇痛药:结合特异的受体 ---- 位于: 脊髓 大脑 受体分型:μ, δ, κ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 受体亚型: μ (μ1, μ2) δ (δ1, δ2 ) κ (κ1, κ2, κ3) 受体分型与生理作用: μ: 镇痛、欣快、呼吸抑制、生理依赖; 大多数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μ受体; 阿片受体的生理作用 镇痛药的神经传递通路的机制: 脊髓水平(脊髓背角): 突触前位点: 关闭突触前神经末梢的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减少突触前神经递质的释放----谷氨酸、P物质; 突触后位点: 增大突触后膜的K+通道电导,胞膜超极化,抑制突触后的痛觉传递神经元; 脊髓以上水平: 痛觉的上行传递通路; 痛觉的下行传递(调节)通路; 痛觉的上行传递通路 吗啡的器官水平的作用 中枢作用:(μ受体 ----- 介导镇痛、镇静、欣快、呼吸抑制) 镇痛:作用强大 缓解持续性钝痛>间断性锐痛; 感觉 ---- 选择性地阻断疼痛的神经传递; 其它的感觉∕运动功能:保持完整; 情绪 ---- 阿片类药物减轻恐惧与焦虑等情绪反应,增强镇痛效果; 通过激活蓝斑的μ受体; 欣快: 抗焦虑、兴奋、“飘飘欲仙”; 一些病人或正常人可能感到烦躁不安; 镇静: 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共同结果; 有限的失忆; 阿片类药物合用镇静催眠药:极深的睡眠; 显著的镇静:常见于吗啡morphine 、羟考酮oxycodone 、氢可酮hydrocodone 、氧吗啡酮oxymorphone 、羟吗啡酮hydromorphone; 显著的镇静: 少见于合成药(芬太尼fentanyl 、 哌替啶pethidine); Why do you feel “happy” 呼吸抑制: 所有阿片类镇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0200002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