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海城片区防洪现状与对策
龙湾区水利局
胡学崇、章晓东
摘要:本文就我区海城片的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此进行原因剖析,提出了下一步采取措施和对策:截断客水,自成独立圩区;科学规划,完善排涝体系,强化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关键词:防洪 现状 对策
海城街道是温州经济综合实力30强镇之一,地处龙湾区东南,属温瑞水系平原河网地带,东临东海,西靠大罗山,南接瑞安场桥,北连天河镇,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9864人,外来务工人员22628人,现有耕地6908亩,围垦养殖9480亩。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41.91亿元,作为全国三大水暖洁具生产基地之一的海城水暖洁具特色工业基地坐落其中,是我区“中心崛起、西联南拓、山海互相、全面推进”发展战略中的南拓主阵地。
一、防洪现状
海城以东有与永强堤塘相连的丁山标准堤塘挡潮,防潮能力已达50年一遇标准,但内河体系不配套,防涝能力较差。辖区内河道浦沥纵横交错,现有河沥49条,河流总长46.93公里,河道面积74.68万平方米,蓄水量149.36万方,各村支河汇集于人民河,经文学浦、东门浦、三甲浦(永清河)、梅头浦,由新东门闸(丁山中闸)、西一闸、新南闸、老南闸外排出海(海城河网示意图附后)。由于该片区地势高差较大(主要与瑞安),兴建了7座内河控制闸以控制片区水位,有史以来主要依靠埭头塘路、旭升2座内河控制闸控制片区水位,低洼地带靠西一、东门、前岗、西一上桥、东门岩头桥5座控制闸分地段、分片控制过渡,但一旦洪水位超过2年一遇标准,这些控制闸将全部失去控制作用,海城片将出现严重内涝。因此海城片整体防洪能力不到2年一遇标准。
造成易涝主要的原因
1、地势低:由于海城街道属冲积平原,地处瓯江口和飞云江口的中段,冲积量少,造成该地地势普遍低于永强片和瑞安塘下片。其地(田)面高程在2.5-4.7米之间,低于温瑞塘河水系片区0.3-1.3米。
2、客水量大:海城街道原隶属瑞安市管辖,由于土形原因,瑞安塘下等镇流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来水由海城与塘下场桥交界的前岗水闸排出,而本辖区内内河控制闸在洪水超2年一遇标准时就失控,将使该片区成为贯通的涝区。
3、河闸不配套、河道宽度不足、卡口较多。海城区主要的排涝水闸有四座,新东门闸(丁山水闸)排涝流量为184立方米/秒,但由于上游河道狭窄,河道淤积严重,甚至部分老河道被堵填,整个河网不通畅,加之很多内河水闸建设年限久远,数量多,大大收缩河道断面,致使整个河网不通畅,排涝流量无法满足在建水闸的排泄要求,使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东南向北闸、老南闸、新南闸等水闸规模很小,宽度均在3.2m左右,上游河道淤积,前端都是围垦区域,布局杂乱,排水极为不畅。另外,现状主要行洪河道宽度不足,卡口很多,河道淤积较为严重,行洪能力低。
4、城市开发建设对排涝的影响严重:城市开发建设中由于大片农田改为建设用地,建筑物基础回填,部分河道征用,原低洼区面积减小,由现状21.1平方公里(高程3.5米以下)减小至4.77 平方公里,大大降低了原有田间蓄水滞洪能力。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未能严格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保护河道,确保排涝能力。老前岗河1050米被填埋,境内河网不能有效连接沟通。水暖基地水域调整河道,未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老河道1.57公里已全部填埋,新开河1.35公里到今未动工,造成蓄水能力降低,排涝网络混乱。
5、围区养殖造成浦沥淤塞:海水养殖周期性更换海水,大量海水淤泥沉积,导致浦沥严重淤塞、抬高,排涝能力减弱。
6、群众自觉保护河道意识较弱。乱占河道、任意设卡口、垃圾入河、自然淤积等造成排涝能力减弱 ,防涝标准降低。
三、对策和措施
根据现状情况调查和综合分析,海城片区主要存在水利设施落后、河道淤积及人为设障缩窄河道、区域地面高程低、河道卡口多及城市水环境现状差等问题,导致区域防洪能力恶化,防洪排涝标准低,在遭遇台风暴雨和高潮位顶托等自然因素影响时,往往造成洪水下泄不畅,灾害频繁。考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资金量大、工程实施时间长等因素,建议先期以行洪主河道及配套河道整治、控制外来客水为主。形成相对独立的洪涝防御体系,采用综合治理措施解决防洪问题。
1、切断源头客水,自成独立圩区。在与瑞安市场桥交界全线修建机耕路(圩堤),切断瑞安涝水入侵,并在机耕路沿线兴建2座内河控制闸,解决抗旱和平时水系沟通问题。
2、采取工程措施,完善海城排涝体系。将海城片防洪工程列入温州城市东片防洪规划,按工程轻重缓急和分步实施原则,完善该片排涝网络体系。重点拓宽人民河、环城河、东门浦、三甲河(永清河段)等骨干河道,沟通人民河与连接永强中横河、三甲河(永清河),并在交界处设置调峰控制闸,开通新前岗河,打通老南闸上游铁历河至前新岗河,恢复老前岗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