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相关系道路网体系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URBAN SPATIAL FORM AND ROAD NETWORK SYSTEM OF SHENYANG CITY
Abstract:Firstly in this paper, history evolvement process of Shenyang urban spatial form and road network layout was generalized, and then the existing problems between the two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es above, some suggestions on harmonizing urban spatial form with road network layout were advanced with an expectation to support centralization and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and so as to realiz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Shenyang City, urban spatial form, road network system
引言
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影响了城市交通需求量强度与时空分布,也影响了城市道路网体系结构应达到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但城市道路网体系并不总是被动的,道路网络布局是组织城市物质实体的骨架,制约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化具有导向作用[1]。笔者试图从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发现其内在机理,协调两者的良性互动,指导沈阳城市建设与发展。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
2.1 “井字形”道路网引导单中心方城的形成与发展
从7200年前,沈阳地区就开始有人类活动,到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开始有城邑出现,方城与“十”字形大街共同构成沈阳市城市发展的雏形。随后从汉代侯城、明代中卫城,再到清都城、清陪都,城市形态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城方郭圆+井字形道路网”空间结构,中堂正气,规矩均衡,南北“井”字形虚轴主导城市整体空间。
2.2 “方格式+走廊式”道路网促进城市板块拼接和轴向发展
1905年初,日本占领沈阳,改原俄铁路附属地(在今西塔一带)为满铁附属地。1910年,满铁兴建奉天驿(即今沈阳站的雏形)。奉天驿建成后,满铁加速其附属地新市街计划。所谓新市街,是以奉天驿为中心,向东开辟三条干线,即今天的中华路、中山路、民主路,中华路与奉天驿垂直,其余两条斜向放射。站前有南北走向的大街,即胜利大街,与胜利大街平建有十几条街路,干线路有南京街和和平大街沈阳市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规模增长经历了一个由快速——缓慢——快速的过程,由20世纪50年代的84平方公里拓展到2003年的261平方公里,城市空间规模扩大了3倍多,见表1。虽然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但通过对沈阳人口分布的研究发现,离中心城越近的区域人口越为密集,在中心城外没有出现新的人口集聚中心,向更大区域人口疏解还未形成,依然处在人口向中心城集聚的发展阶段。由图1可以看出沈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呈现团状发展的态势,土地利用高强度开发,由此带来强交通需求,需要高密度、高面积的道路网与之匹配,快速疏散大量人流车流。
表1 沈阳市建成区规模演变表[3]
年份 1950 1958 1985 1995 2003 建成区面积(km2) 83.7 115.1 164 185.7 261 建成区人口密度(人/km2) 14,337 21,112 16,768 18,232 14,559
通过表2可以发现,沈阳道路网总规模与国内同类城市水平相当,但较国外城市普遍较低。国外经验表明,高道路面积率可缓解城市交通堵塞,中心区拥有大量的商业、金融等公建设施,承担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功能,只有更多的道路面积才能提供相对足够的路网容量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高道路网密度可形成连续的步行和机动车分流系统,这不仅可营造祥和、安全的步行气氛,也可提高机动车的运行速度,使交通流均衡分布在整个道路网[4]。但也应该认识到,道路面积率和密度的确定是百年大计,出于历史文脉、人文风俗的保护,一经确定就很难大幅度改变。
表2 国内外特大城市道路网总规模指标比较[2]
城市名称 沈阳
核心区 上海
中心城区 北京
市区 广州
市区 东京
中心城区 纽约
曼哈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