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教育政策對德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docVIP

歐盟教育政策對德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歐盟教育政策對德國高等教育改革影響之研究 歐盟成立及其共同政策的背景 1.1歐洲統合與歐盟的成立 “歐洲聯盟”- 簡稱“歐盟” (European Union)- 是歐洲國家於第二次大戰後50年代即開始於致力歐洲統合的成果。 二次大戰後歐洲統合運動的成因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幾個因素﹕ 戰後歐洲勢力一落千丈﹐冷戰時期淪為美蘇兩強勢力競爭的棋子﹐導致有 識之士亟思透過統合運動發展能與兩強斡旋的實力。 基於歷史慘痛教訓﹐有必要以德法友好作為歐洲穩定的基礎﹐把此一友好﹑ 合作的信念擴展到整個歐洲﹐維護歐洲永久和平。 鑒個別歐洲國家的經濟實力在激烈競爭的國際環境下難以脫穎而出﹐有必 要建立一個在市場規模和經濟競爭力可與美﹑日抗衡經濟繁榮富裕的區域。 歐洲統合運動是從經濟整合開始著手的﹐最早於1952年由西歐德﹑法﹑義﹑荷﹑比﹑盧六國成立了“歐洲媒﹑鋼共同體”﹐1957年上述六國再簽訂“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 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直到1965年簽訂﹑1967年生效的布魯塞爾條約整併了上述三個“共同體” 的行政和立法機構﹐合稱為“歐洲共同體” 並建立了統一的歐洲部長理事會和歐洲執行委員會﹐歐洲統合的努力開始在政治層面上邁進﹐也為今日的歐盟墊下基石。走過冷戰時代後﹐藉由15個歐洲國家簽訂﹑1993年生效的“歐洲聯盟條約”- 即馬斯垂克條約﹐ “歐洲聯盟”乃正式宣告誕生。 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乃修正及具體化“歐洲聯盟條約”的部份內容。目前歐洲統合的歷程還在進行之中﹐參與歐盟國家的數目仍不斷地增加﹐迄2007年已有27個會員國﹐ 歐盟的影響力也與時日增。 根據《歐洲聯盟條約》歐盟是由所謂的“三大支柱”所組成﹐這個歐盟三大支柱的架構列表如下﹕ 歐洲聯盟 ? 第一支柱 ? 第二支柱 ? 第三支柱 ? 歐洲各大共同體 (EC) 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 (CFSP) 刑事方面的警察和司法合作 (PJCC) 關稅同盟 和 統一市場 共同農業政策 共同漁業政策 經濟和貨幣聯盟 歐盟盟籍 教育 和 文化 泛歐網路 消費者保護 保健 環境政策 社會政策 難民政策 申根協定 移民政策 歐洲煤﹑鋼共同體* 外交政策: 人權 民主 援助第三國 安全政策: 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 歐盟快速反應部隊 和維 毒品交易 和 武器走私 恐怖主義 拐賣人口 組織性犯罪 賄賂 和 詐欺 上圖所陳述的架構很清楚描繪出歐盟的目標及其會員國合作的項目﹐大致上而言歐盟國家間的合作可以分為三大部份﹕ 延續50年代以來各共同體的任務及面對時代賦予的新任務﹐主要是集中 在政﹑經﹑社會﹑教育文化﹑環保等等任務。 共同的外交與安全政策。 刑事方面的警察和司法合作。 其主要的精神在於透過“共同體”的實施經由政府間合作的途徑﹐制訂一致的政策﹐並且同心協力達成共同的目標。 如同其他歐盟一致的政策﹐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歐盟高等教育政策﹐也是基於歐盟一貫的共同政策背景下的產物﹐其為歐盟眾多共同教育政策的一環。當然﹐其產生一如歐盟其他的政策有其獨特的成因和發展歷程。 必須特別指出的是﹐歐盟當初共同高等教育方針制訂後其影響力出乎當初的料想﹐到2007年竟已有46個歐洲國家參與共築歐洲高等教育區的工程﹐其參與國家也已遠超過歐盟成員的數目。 這個從歐盟內部國家開始的高等教育一體化的努力﹐已經可以被視為一個全歐洲區域- 超出歐盟範圍- 的高等教育改革運動。其過程與結果值得學界探討﹐因為其未來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 1. 2歐洲共同高等教育政策的形成背景 從歐洲大學中古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看來﹐歐洲的大學自從其萌芽時期開始就具有超乎國家亦或民族界限的國際性格, 歐洲大學源自于歐陸各地四處云遊的教會學者和其生徒的組合﹐到11世紀方在諸侯協助或是羅馬教廷扶持下建立固定的形式。直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前任何歐洲大學的建立事先獲得必須獲得羅馬天主教皇的首肯﹐即便是宗教改革後﹐新教和其創立的大學從羅馬教廷脫韁而去﹐拉丁文到十九世紀末期還是歐洲大學的共同學術語言。歐陸間來往於各地的學者及負笈它鄉的學子得以在各地暢通無阻﹐學術交流也沒有絲毫的障礙。 雖然有這樣的文化背景﹐歐洲“共同高等教育區”的構想並非是歐盟及其他“先行機構”一開始的政策﹐歷經從50年代到90年代的醞釀﹐21世紀初歐洲方有共同高等教育方針的面貌。 作為歐洲區域經濟結盟﹐1952年的“歐洲媒﹑鋼共同體條約”第56條款提及對於勞工的教育共同的願景﹐即政府應該提供職業教育及職業進修的經費。“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 第一章關於研究經費與研究規定 ?共同體”必須在經費上支持會員國對於核能研究和核能人才的培訓 (第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