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参考文献资料。完美PDF格式,支持编辑复制!!!
摘 要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利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既包括司法活
动又包括其他活动,既包括审判活动又包括审判前的活动。司法活动作为定分
止争的最终手段,审判活动作为司法活动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具有最大的权威
和最终的决定效力。如果在司法活动和审判活动之前的程序中没能成功地解决
纠纷,那么案件便可能会进入到司法活动或审判活动中来。这样便产生了不同
程序和活动的衔接,而在这些活动的衔接中,必然要涉及证据的衔接问题。欲
进入司法活动或审判活动的证据,必然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规则,然而我国的现
状是:有规则,但是规则并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规则一方面造成了证据进入
司法程序或审判程序的障碍,一方面又没能为证据进入程序提供合法的渠道。
所以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大量使用“转化”这种方式来实现证据在不同活动
和程序中的衔接。
本文首先讨论了研究“转化型证据”的基础,即在什么层面上讨论“转化
型证据”。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首先引出了“信息转移原理”,从而界定了证
据的信息本质。但同时提出,如果在信息的层面来讨论证据转化问题,那么所
有的证据都可认为是从信息“转化”来的。然而这样的讨论并不具有多少现实
意义。所以笔者紧接着又引出了“证据调查学”的概念,在一个较宽泛的层面
上来界定证据的概念,即本文中“转化型证据”中的“证据”是证据调查学意
义上的证据。本文也主要是在证据调查学所界定的证据的概念上来讨论“转化
型证据”的问题。本文第二章分析了“转化型证据”出现的原因。这部分内容
首先从司法程序和其他程序的比较入手,分析了这个层面上的证据转化原因,
然后又从司法程序内部的角度入手来分析证据转化的原因。二者虽有区别,也
有着共性。总结两者,笔者认为,证据之所以要转化,主要是因为某一活动或
程序中的证据不符合其他活动或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并提出,无论是司法活动
外的证据向司法活动证据的转化,还是审判程序前的证据向审判证据的转化,
面临的主要障碍都是证据的采纳规则。
1
在提出“转化”是规则的产物之后,本文提出,证据无论是在取证主体、
取证程序还是证据形式中的哪个方面不符合规则,都会产生证据转化的必要性。
所以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转化型证据的四种类型。第
一类是因取证主体不符合规则而产生的转化型证据,在此类别中,笔者选取了
纪检监察证据和审计证据作为代表,详细分析了这两类证据向刑事司法活动证
据转化的具体问题。作为本文所分析的第一类转化型证据中的第一种证据,笔
者在对纪检监察证据的分析中还重点讨论了本文需要阐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
样在后文的行文中就可以不再赘述,以达到行文简洁的目的。文章首先将纪检
证据分为合法纪检证据和非法纪检证据两类,然后又在将合法纪检证据分为言
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两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纪检证据的转化使用问题。在对审
计证据进行分析的时候,本文也采用了分类分析的方法,具体分为言词证据的
转化和实物证据的转化两种类型。第二类是因取证的程序不符合规则而产生的
转化型证据,在此类别中,笔者选取了秘侦证据和初查证据为代表,并将秘侦
证据分为内线侦查证据、外线侦查证据和技术侦查证据三类,详细分析了这两
种证据的转化使用问题。第三类是因证据的形式不符合规则而产生的转化型证
据,在此类别中笔者选取了电子证据以及测谎结论和警犬气味识别信息为代表,
分析了其转化使用的问题。第四类转化型证据以鉴定结论为代表在证据的信息
本质上讨论了证据的转化问题。这类转化型证据在讨论基础上是和前三类有所
不同的,前三类的证据皆是因规则而产生的转化型证据,而第四类转化型证据
则是为满足普通人认识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转化型证据。第四类转化型证据并
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整个第三章的分析中,笔者提出了证据转化的两种基
本模式:即“证据——线索——证据”模式和“证据——证据”模式。这两种
模式中的第一种又可称为间接转化模式,具体是指将需要转化使用的证据仅作
为破案线索,再根据这一线索去收集调取其他证据,从而使需要转化的证据通
过线索的转化,达到其进入程序的效果。“证据——证据”模式又可称为直接转
化模式,具体做法是将需要转化使用的证据通过一些形式上确认的方法,赋予
其进入程序的效力。当然,并不是本文所讨论的所有转化活动都可归类到这两
种模式中去,但这两类模式无疑是证据转化模式中最重要的两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及时分销案例分析 ——Barilla与Yaaote对比研究.pdf
- 吉利汽车品牌战略研究.pdf
- 吉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垂直管理研究.pdf
- 极值方法 ——保守的风险衡量新标准.pdf
- 疾病经济负担理论在医疗卫生费用管理中的应用.pdf
- 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研究.pdf
-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体制构建研究.pdf
- 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初探.pdf
- 集体土地流转中的产权经济关系与价格机制研究.pdf
- 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研究_以C集团公司为案例.pdf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