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进入信息社会后,网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进行人际传播的重要方
式,尤其是以 QQ 和 MSN 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是我国网络人际
传播中的一大特点。
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的火热流行是目前网络世界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备受瞩目,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经历了一个从幕后
到台前的转变,这也是它从网络形象系统的构成部分到网络人际传播方式的蜕
变过程。
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出发,将传播学理论和目前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的
使用现状联系起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整体上描述和分析
了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的使用现状;对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的使用中是否存在
网络人际传播过程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这种人际传播的基本步骤,并在此基础
上对这种人际传播呈现出的一些特点进行解析。
研究结果显示,即时通讯工具及其签名档在我国网络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30 岁以下的女性网民是即时通讯工具签名档最主要的使用者,且随着学历的提
高,签名档的使用率也在提高。签名档中表达的内容以生活化的信息为主,真
实程度比较高,更换频繁。
以是否存在反馈和互动为标志,在部分签名档的使用中存在着网络人际传
播,基本步骤表现为:自我呈现——了解他人——互动行为。签名档的人际传
播主要发生在现实关系比较密切的传播者之间,这其中又以高学历的女性居多,
所传递的主要是真实的个人心情等感性化内容,在维持现有人际关系方面所发
挥的作用是使用者选择这种网络人际传播方式的主要动机。
关键词: 即时通讯工具 签名档 人际传播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structed on the internet.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eatures in
Chinese network society is that the tools of instant messaging, such as QQ and MSN,
have been used widely.
The fiery popular of personal signature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to pay
attention to in nowadays. Personal signature in instant messaging experiences a
change from unknown to well-known, which is also a process from the role as a part
of internet image system to a method of interne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appened in the use of
personal signature and describes an outline based on the using actuality with the
method combines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some interviews from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oint of view. Besid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basic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yp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personal signature in instant messa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总部经济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pdf
- “惯习—场域”视角下专业出身社会工作者从业状况的质性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pdf
- “省直管县”的安徽实践:背景、现状与效果评价.pdf
- “小剧场相声”的生存策略与成长机制——对北京部分相声小剧场的社会学研究.pdf
- 《大学》道德教育思想探析.pdf
- 20世纪20年代债权国美国对欧洲的势力渗透.pdf
- 1975—2008年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中的利润率动态及其原因.pdf
- ARIMAX模型在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pdf
- A供电公司分层分类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pdf
- A国际公司DCS产品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pdf
- 2025年新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8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整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整册课件 (2).pptx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整册课件 (2).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整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整册课件(课标版).pptx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课标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