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3 卷第 3 期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 23 №3
2002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2
魏晋诗人的生命意识与魏晋风度
马 容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 400715)
摘 要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上极为黑暗、极为险恶的时期 。在“名士少有全者”的恐怖环境中,魏晋诗人们对生
与死的认识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诗人都要清醒 、深刻 。魏晋诗歌中对人生无常的悲叹 ,对神仙幻境的渴求 ,都流露
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留恋 ,对人生短暂的痛苦和忧虑 。正是由于这种清醒深刻的生命意识 ,魏晋诗人才以狂狷怪诞
的言行来全身避祸 ,鲁迅称他们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言行为“魏晋风度”。
关键词 :魏晋诗人 ;生命意识 ;魏晋风度
( )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7974 2002 03 —0044 —03
魏晋诗人是一群独特的诗人 。他们生存于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 、混乱 、残酷的时代 ,哀鸿遍野 、
朝不保夕的惨痛现实使他们感到生命是如此短暂和宝贵 。统治者对魏晋名士的杀戮使幸存者心有
余悸 ,在这个“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 ,可以说诗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 ,对死亡的沉痛体验在历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 ,死亡从来没有像这样让人忧心忡忡 。这种悲凉的生命意识 ,在魏晋诗人的诗作中随
处可见 。即便是叱咤风云 、不可一世的曹操 ,在他的《气书唱》、《秋胡行》、《精列》等诗篇中也流露出
浓厚的悲叹人生无常 、渴求神仙幻境的思想 。虽然曹操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现出奋斗不止的精神情
怀 ,但他也深知人生短促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 ,去 日苦多”,生命对他而言同样是匆匆
一程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 ,面对尸横遍野的惨状 ,写下了“出门无所见 , 白骨蔽平原”、“悟彼下泉
( ) )
人 ,喟然伤心肝”《七哀》其一 的诗句 。曹植虽也有过“长驱蹈匈奴 ,左顾凌鲜卑”《白马篇》的凌云
( )
壮志 ,但更多的却是“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出掌 ,结交何须多”《野田黄雀行》的苦痛 ,
更别说他的《七步诗》、《赠白马王彪》等作品中流露出的朝不保夕的深邃感受了。
而对生死无常感受最为深刻的诗人当数嵇康和阮籍 。由于嵇 、阮二人处于魏晋易代之际 ,司马
氏和曹氏两大集团的政治斗争异常尖锐复杂 ,诗人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手段心怀不满 ,但又不能一吐
为快 ,便只能在诗中倾吐自己的痛苦 。嵇康有“何意世多艰 ,虞人来我维”、“鸟尽 良弓藏 ,谋极身必
( ) (
危”《五言古意一首》的悲叹 ,阮籍有“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徘徊何所见 ,忧思独伤心”《夜
)
中不能寐》的苦闷。嵇康性情刚直 ,为友人吕安辩反遭陷害 ,在狱中写下了《幽愤诗》,苏轼评此诗
说 :“嵇中散作《幽愤诗》,知不免矣 ,而卒章乃曰: ‘采薇山阿 ,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 ,颐性养寿’者 ,悼
[1 ]
此志之不遂也 。” 全诗虽无激愤之辞 ,但激愤之情却不难察觉 ,诗人已经看到等待自己的是死的归
宿 ,醒悟到自己应该彻底归隐 ,“采薇山阿 ,散发岩岫 。”面对死亡 ,诗人并非惧怕 ,只是感到死亡的孤
独和哀伤 。“死亡的孤独意识是一种最为深刻的生命孤独感”,[2 ] 当死亡真正来临时 ,每一个热爱生
命的人都会有这种哀伤的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