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光光散射研究支化淀粉在NaOH 溶液中的内部运动
杨 成* 孟波 刘晓亚 陈明清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E-mail:cyang@sytu.edu.cn )
高分子链的动力学是高分子物理的基本问题之一。线形柔性链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动力
学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已得到了很好的研究[1,2] 。而对支链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动力学的研究
相对较少[3,4] ,这一方面是因为支链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动力学仍然没有理论预测,另一方
面是因为难于合成分子量巨大而且分子量分布很窄的支链高分子样品。
支链淀粉是已知的分子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根或块茎中。
近年来,利用选择性酶降解的方法对支链淀粉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来源和种
类的支链淀粉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与合成支链高分子不同的是,支化淀粉的支化结构是
非无规性[5] 。这种结构不同、分子量巨大的支化淀粉正适合于对支链高分子在稀溶液中的动
力学的研究。本文利用ALV-5000E 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蜡性玉米支化淀粉在稀溶液中的动力
学。
利用静态激光光散射测定散射光强对浓度和角度的依赖性,通过Berry 作图 (Fig.1 )可
以得到支化淀粉的重均分子量( 8
M )为1.96×10 g/mol ,Z 均均方旋转半径(R )为195nm ,
w g
-6 2
第二维利系数(A2 )为9.44×10 mol mL/g .
Fig.2 所示为支化淀粉的线宽(Γ)分布图。当散射角较小时,支链淀粉的线宽呈单一分布,
而且Γ对散射矢量的平方 (q2 )作图为一过原点直线 (图未给出),说明在小角度 “看到”的
是支化淀粉的纯扩散运动。随散射角增大,支链淀粉的线宽变宽并向高Γ/q2 偏移,并在高Γ/q2
区出现了一个小峰,这说明在大角度我们“看到”了支化淀粉的内部运动。对于线形柔性高
分子长链,理论预测Γ/(q3k T/η ) 随qR 增加而趋于一普适恒值0.071 或0.079 (经过或未
B 0 g
经过Oseen 张量平均)。Fig.3 所示为支化淀粉的Γ/(q3k T/η ) 对qR 作图,可以看到在LLS
B 0 g
观察范围内随qR 3
增加Γ/(q k T/η )仍在下降,其值远小于理论预测的线形柔性高分子的
g B 0
普适值,这可能是支化淀粉的支链由于一端受限而松弛时间变慢。另一方面,从Fig.2 中可
以看到随散射角的增加,支链淀粉线宽分布中的小峰不断向高Γ/q2 偏移,这说明支化淀粉的
内部运动具有多尺度性,LLS 并不能完全观察到支化淀粉所有的内部运动。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C.C.Han and A.Z.Akcasu, Macromolecules, 1981,14,1080
2. C. Wu and S. Q. Zhou, Macromolecules, 1996,29,1574
3. V. Trappe; J. Bauer; M. Weissmüller; W. Burchard, Macromolecules, 1997,30,2365
4. G. Galinsky and W. Burchard, Macromolecules, 1997, 30, 6966-6973
5. D.B. Thomps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0,223
Laser-light-scattering study of the dynamic of amylopectin in NaOH
solution
Cheng Yang* Bo Meng Xia-ya Liu Ming-qing Ch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