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秋水课件3 苏教版必修3.pptVIP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秋水课件3 苏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疑解惑 课文的前两句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种情景? 讨论明确:秋天的雨水按季节一到了,“百川灌河”,水流泛滥,气势如何?非常雄伟,非常壮观;“泾流之大,不辩牛马”,是说畅通无阻的水流是这么大,以至于河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了,“不辩牛马”这是进一步说明黄河的开阔。 2、河伯为什么”欣然洗喜?他的神态 和心理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他是黄河之神,看到黄河这么壮阔,就感到自己很了不起,这是他的功劳,当然就洋洋得意起来,这反映出他踌躇满志、夜郎自大的心理。 3见到大海,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兴叹? 讨论明确: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垠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比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是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属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会望洋兴叹。 4、河伯是怎样进行自我批评的? 讨论明确:首先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接着以小看仲尼和轻视伯夷的事例,证明了自己的浅薄。最后以一个“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即势必遭到“大方之家”的耻笑。批评层层深入,一个狂妄自大又将翻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从而揭示了反骄破满的主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课文可哪几层?大意是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层:写河伯自夸其大(扬) 第二层:写河伯自视其小(抑) 河伯这个人物形象可爱吗? 我们从河伯这个人物形象身上看到他开始时自得意满,骄傲自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觉得他有一些令人讨厌;但当他见到大海自惭形秽时无尽地自责,我们看到他知耻而后有自知之明,翻然悔悟,确实令人敬佩。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巧设比喻: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将客观的东西主观化,用拟人来表现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本文要说明的是人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非常生动,化抽象为形象。 2、对比手法:通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黄河的壮阔和大海的广阔进行对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难穷也”;还有把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 《庄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全文。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 少年倜傥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哲学上表现为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抛弃一切文化知识。他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其它出自门人及后学之手)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在自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整理知识要点: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理解。 2、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古今异义:至于北海 百川灌河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至于: 河: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面目: 大方: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东面而视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少仲尼之闻: 名词作状语,按时。 名词作状语,向东。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