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翟永存据2006年 报报导: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了一期节目。来自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着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接下来的环节是让中国学生一组,美国学生一组,各组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滔滔不绝从悠久的历史讲起,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一会儿合唱,一会儿背诵诗词,最後对非洲的援助计划随便说了几句,什么去非洲组织募捐,建希望小学。现场,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你的整个援助计划要打动我才行,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麽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中国的学生对於这样的问题谁也回答不出来,面面相觑。当我们的学生吟诗弄赋,而美国的学却脚踏实地,他们拿出非常详尽的方案,从非洲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麽,准备怎麽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这样?也许这个问题能在下面关于中美教育差异的论述中找到答案。比较中美教育时,我涉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前者我用美国父母,后者我用美国学校指代。之所以一起论述,实在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彼此推波助澜。我认为中美教育有六大差别。第一,美国人认为,婴儿也有尊严,所以,他们都对小孩子非常尊重,亲子关系上,民主平等。中国家长虽然理论上认同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实际上更注重仁爱和服从。我先从一个采访开始说。2009年,为了写关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的美式家教文章,我在广州采访了前来办英语培训班的李阳先生,紧接着飞抵北京,在李阳家里,和李阳的妻子KIM聊了整整一个上午——那时还没有发生李阳家暴案,他们夫妻也没有离婚。但从李阳的叙述中,我知道奉子成婚的李阳,与其是说为爱情结婚,不如说是为女儿结婚。“美国家长从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想,就把他当成一个有人格有尊严的独立生命个体来尊重。我们呢,把几个月的孩子当肉球,认为孩子两岁前不会“想”。”这是李阳在接受我采访时说的。正因为此,李阳的妈妈和KIM在养育孩子方面,冲突不断。一天,李丽吃完饭,离开了饭桌。奶奶忙端着碗追,嘴里说:“李丽没饱,再吃再吃。”Kim惊讶极了,说:“妈妈,李丽知道自己吃饱了没有。”李丽穿了件毛衣。奶奶说:“天冷,得穿棉袄。”李丽说:“不冷不冷。”奶奶说:“你冷你冷,冻病了怎么办?”Kim说:“妈妈,李丽真的挨了冻,下次她就不再犯这种错误了。”婆婆拿着棉袄就是不肯放下,kim瞪圆了眼睛说:“妈妈,李丽当然知道冷暖。就算她没有判断对,冻病了,下一次她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李丽有选择衣服的自由,你无权干涉她的自由。”婆婆仰天长叹:秀才遇到兵,不,土婆婆遇到洋媳妇,有理讲不清!李阳对以上中西冲突作过总结:中国妈妈不相信孩子知道冷暖、知道饥饱,而美国妈妈认为,孩子的冷暖必须由她自己去感觉。如果她的冷暖凉热都要父母来决定,这个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有些中国妈妈把新生儿当作一个肉球、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睡的肉球对待;而美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跟她说话,就给她讲道理,就把她当成大人来对待,她有权决定自己生活上的事,她有选择的自由。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写李阳家里的美式家教这篇文章的那几天,我一直在思索着中西教育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教育,又重读了卢梭的《爱弥尔》。卢梭最重要的观点是让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地成长,按他的天性成长。卢梭在他的《爱弥尔》里讲了一他永不会忘记的情景:一次,他看见一个保姆打一个啼哭的婴儿,婴儿马上闭嘴不哭了,卢梭心里想,这个孩子或许长大后有奴性,只要用严厉的手段就可以逼着他干这干那。可他想错了,这个挨了打的孩子,憋着一肚子愤怒,连呼吸都呼吸不出来了,小脸都青了。隔了一会儿,他才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