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趋动因素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2 卷第 3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 o l122, N o13 2003 年 5 月 M ay, 2003 PRO GR ESS IN GEO GRA PH Y 文章编号: 100726301 2003 0320270209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以安西县为例 章予舒, 王立新, 张红旗, 李香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在西北干旱地区, 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具有直接 制约作用。本文以安西县为例, 对疏勒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 化土地变化驱动力以及与土地沙漠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自然因素是制约 土地利用水平和结构的基本要素, 而人为因素对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 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有直接关系, 人口增长对耕地面积增加有 间接促进作用。耕地面积减少则主要与人为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有关。在林地变 化中, 自然条件限制着该县森林发展, 人为因素对林地变化的驱动作用大于自然因素的影 响; 草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人为超载过牧和破坏的结果。此外, 本文还根据数据分析并应用 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导致当地土地荒漠化的最大驱动力进行判别。结果表明: 引起该区荒 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超载过牧, 其次是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垦, 区域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驱 动作用要小于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指出, 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管理, 人 为力量将成为优化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同时, 提出了疏勒 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原则建议。 关 键 词: 疏勒河流域; 土地利用; 驱动力; 土地荒漠化; 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301124; 144 F X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 地理位置介于 92° 11’~ 98° 30′ E, 38° 00′ ~ 42° 48′ 2 N 之间, 总面积 161998 万 km , 行政区划包括甘肃省酒泉市的玉门、安西、敦煌、肃北、阿 克塞 5 县 区、市 , 以及张掖市肃南自治县的一部分。该流域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开荒垦 殖, 明末清初, 初步形成了灌溉农业, 但农业生产水平低, 区域发展缓慢。自甘肃省政府 于 1996 年正式启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疏勒河流域项目以来, 极大地促进了疏勒河流域 2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 疏勒河流域已有人口 45 万, 耕地 10147 万 。但该流域地 hm 处干旱荒漠气候区, 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 [ 1~ 6 ] 都具有直接制约作用 。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对调整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 构, 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西县为例, 分析研究疏勒 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因素。 收稿日期: 2003202; 修订日期: 200320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编号: G1999043505 资助 1 作者简介: 章予舒 19552男,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与环境安全。 2 : E m ail zhangys @ 1 1 igsnrr ac cn3 期 章予舒等: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271 1 研究方法 以安西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土地的变化为研究重点, 利用 该县历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结合县气象站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 [ 7~ 9 ] [ 15 ] 系规划、荒漠化土地监测等调查研究成果 , 采用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法 , 分析该区域 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趋势, 并采用关联度分析方法, 分析研究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 动因素及其影响排序。 2 安西县自然地理条件与土地利用现状 安西县地处疏勒河流域中游, 位于 94° 45’~ 97° 00′ E, 39° 52′ ~ 41° 53′ N , 总面积 2141 万 2 km 。区域北部为北山 马鬃山 山地, 是起伏不平的残丘和中山地区, 海拔一般 2000m 左 右。中部属走廊绿洲地带, 地势低平, 海拔多在 1000~ 1300 。绿洲的南北两侧有大面积 m 戈壁分布。县境内有疏勒河和榆林河, 疏勒河流经 7 个乡 镇 , 流程 242km , 流域面积 1138 2 3 3 万 km , 平均流量 2151 亿 m , 最大径流量 3189 亿 m 。榆林河流程 118km , 流域面积 2 3 3 5494km , 平均径流量 0155 亿m , 最大径流量 0162 亿m 。安西县属大陆性气候, 风大沙 多, 气候干旱, 平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