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评析.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学术动态 · 90 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 陈向阳   进入 90 年代以来, 清末新政研究逐渐升温, 出现了一股颇具 规模的研究热潮。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 随之涌现出一些 新热点或新领域, 并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就清末新政 研究中出现的这些新动向作一概略介析。限于学识、资讯与篇幅, 不当与不周之处, 尚祈方家指正。 一、新成果、新观点   近年来, 清末新政研究成果明显增多。据笔者粗略统计, 从 1990 年至 1997 年初约 7 年时间, 国内共发表清末新政及与其直 接相关的研究论文两百来篇, 而此前从 1979 年至 1989 年 11 年间 ( 仅约百篇出头。尤其是近年还出版了《清末新政史》张连起著, 黑 ) ( 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清末宪政史》韦庆远、高放、刘文源 )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 ( ) 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及 ( 《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朱英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年版 等多部较有份量的研究专著, 更是前所未有。至于部分涉及 清末新政内容的著述为数亦不少。 ·297 · 《近代史研究》1998 年第 1 期   大批新成果的出现, 扩大了清末新政研究的规模和范围, 也使 清末新政研究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许多传统观点和定论受到质 疑和挑战, 大量新观点纷涌而出。兹择要述之。 ( )    一 关于清末新政的性质   长期以来, 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 一言以蔽之 曰: “反动运动”。这一观点目前仍不时可见, 但近年也出现了更多 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 转而给予 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具体表述又各有不同, 主要有四种意见:   1、认为清末新政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季云 ① 飞等持此论。   2、认为清末新政是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持这种 ② 观点的有蒋华志、王建科等人。   3、认为清末新政是一场近代化或现代化性质的改革。如王守 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 ③ ④ 动”。郭世佑和曹立前、郭大松等人也有类似看法。 虞和平则认 ⑤ 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而萧功秦称 ⑥ 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近来, 持此论者颇众。 ① 季云飞: 《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1992 年第 6 期。 ② ( ) 蒋华志: 《清末新政新论》, 《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0 年第 2 期; 王建科: 《再论 清末新政》, 《学海》1993 年第 6 期。 ③ 王守中: 《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山东师范大学学 (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