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中文提要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散
文创作也取得较大的成就 ,但因文名为诗名所掩 ,历年来人们
对其散文的关注远不及诗歌 。近几年来 , 陆游散文研究也一直
进展不大 。本文在尽量全面掌握陆游文本资料和研究资料的基
础上 , 以陆游一身所任诗人 、学者 、官僚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
为逻辑起点 ,研究其散 文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色 ,尝试对陆游散
文进行较全面的认识和相对公允的评价 。
诗与散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 ,诗主于言志 ,倾向纯文
艺一路 ;散文主于叙事 、议论 ,着眼于实用 。作为敢以 “放翁 ”
自号的文人陆游,其诗性思维更能突破传统保守文人在文体上
的故步自封,在诗和散文中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 、一致 。第
一章 “此身合是诗人未 ”从陆游散文的诗韵之美 、诗歌意境 、
诗人情调 、诗性思维四个方面探讨了陆游诗人之文的特点 。诗
歌语言的音韵和结构 ,深刻影响了诗人的思维 ,从微观和宏观
两个方面影响了诗人的散文创作 。具有诗美特性的语言 ,在陆
游散文中比较普遍 ,但真正散文诗化魅力的产生 ,还在于语言
所创造出的那些优美的意境 。用诗的手段抒情造境 ,建构浓郁
的诗化氛围, 以诗的眼光来观照这个世界 ,这也是陆游诗美散
文的重要品质 。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 ,离不开敏锐的感受
力 。陆游充满悲剧色彩与浪漫激情的一生 ,也养成了其性格中
的诗人特质,表现在散文中是其特有的情感波动与言语方式 。
诗歌创作的思维是一种审美的思维 ,这与散文中以智性见长的
逻辑思维相比 ,具有一种别样的审美意韵 。陆游的散文在这一
方面 ,充分体现诗人为文的特点 。这种特点 ,实际在封建文人
那里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尤其在宋代古文家欧阳修 、苏轼那里 ,
散文诗化痕迹更加明显 。陆游直接继承他们散文中某些诗化技
法 ,但毕竟是时代造就了陆游的诗人性格 ,这是欧阳修的 “六
一风神 ”、“一唱三叹 ”和苏轼的 “闲适豁达”、“汪洋恣肆 ”所
不能替代的。
陆游虽然做过几任地方官,并在朝中和抗金前线任过职 ,
但观其一生大节 ,基本上只是一个爱国志士 ,第二章 “孤剑床
头铿有声 ”探讨了陆游 爱国志士的身份和情感定位对他的散文
创作的深刻影响 。散文的叙述和抒情功能与诗歌相比呈现不同
的特点,散文所提供的材料更加充实 ,所反映出的情感更加鲜
活可触 。如奸相秦桧形象之最后确立 ,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
在官方尚未定论的情况下 ,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 以大
量文字揭露秦氏的投降派的权奸面目 ,这与陆游的爱国志士身
份相符 ,与他一贯坚持的抗金原则相符 。宋代士人大都富有对
政治 、社会的关注热情 ,怀有 “以天下为已任” 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努力于经世济时的功业建树中 ,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
宋人的这种淑世情怀 ,表现在散文中又往往因人而异 。就寺观
记而言 ,作为爱国志士的陆游 ,他的寺观记就迥异于作为儒家
代表曾巩的寺观记 ,也不同于作为政治家同时又深受佛教影响
的王安石的寺观记。就个人信仰而言 ,陆游与道教和佛教都有
很深的渊源 ,他自己也多次在诗歌和散文中津津乐道自己的佛
老情结 ,但是涉及到国事民生 ,其爱国志士的一面 ,毫无掩饰
地得以凸显 。比较三家的寺观记,可以更深刻地体会 陆游志士
之文的丰富意味 。
在重诗文重学术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 ,宋人的散文还呈现
出一种特殊的风貌,这就是所谓的 “学者之文 ”。“学者之文 ”
的产生显然也与宋代士人的诗人、 官僚 、学者三位一体的身份
有关 。在各种文学史著作中 ,谈到 “学者之文 ”,往往只关注到
学者们纯粹的学术著作 ,或者一些边缘性的学术札记 ,却总是
成为一种悬浮于文学之上的概念 。第三章 “黄庭读罢心如水 ”
认为 ,所谓 “学者之文 ”,首先应该是文人学术素养在文学中的
体现 ,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角色的界定 ;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
一种人生价值取向 ,而不仅仅是对名物典制简单的阐述考证 ;
是文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 ,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学
术底蕴和书香气息 。本章从学者风范 、学术素养和学术价值三
个方面 ,探讨陆游散文中所体现的 “学者之文 ” 的特色 。为力
图区别于一般宋代文人 ,尽量减少一些泛化的宏观论述 ,而把
主要研究视角 ,对准作品中表现出的实例 , 以此挖掘陆游 “学
者之文 ” 的深刻内涵 。陆游秉承乃祖之教 ,在碑志中尽量为朝
廷保存脸面 ,体现了良好的学术素养 ;从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pptx VIP
- 设计院电气专业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与标准答案.pdf VIP
- 2021年福建省福州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pdf VIP
- 化学-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营养与膳食.pptx VIP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通史16.ppt VIP
- 车租赁代驾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