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2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5, 35 (3): 252~262
慕士塔格冰芯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
和主要菌群结构随深度的变化*
向述荣①** 姚檀栋①② 安黎哲①③ 邬光剑② 徐柏青② 马晓军③
① ① ①
李 真 汪君霞 余武生
(①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085; 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 730000)
摘要 对帕米尔慕士塔格浅冰芯(22.4 m) 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和主要菌株的16S rRNA 基因
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结果表明, 细菌数量呈现出波动性变化, 从污化层融水中分离出较多的细
菌, 说明冰芯微生物随风和降雪进入冰川, 其数量与沙尘输送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绝大部分细
菌是耐冷菌和嗜冷菌, 包括α-, γ-紫细菌、嗜冷菌、噬纤维菌/黄杆菌/拟杆菌和高G+C%革兰氏阳
性细菌 (HGC)等 5 个分类组. 其中, 不动杆菌属和HGC 菌群在不同深度重复出现, 其数量分布
与细菌总数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代表了主要指示菌; 其他如黄杆菌属、嗜冷菌属和α-紫细
菌为次要指示菌, 揭示了细菌菌群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研究了冰芯细菌的连续性数量变化和
主要菌群的演替.
关键词 帕米尔高原 冰芯 16S rRNA 基因 菌群演替 指示菌
, 关[1~4]. Castello 等[5] Banttari [6]
近年来 随着极端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 和 等 推测冰川中的病毒
展, 科学家们已在世界各地的冰川表面和深处发现 来源于各色各样的气溶胶. 这些病毒随着水气在胶
了大量活的微生物. 对冰川中大量可培养细菌中的 状的有机物和矿物碎片上产生凝结, 并进入雪粒中.
16S rRNA 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冰川中的细菌 可以推测, 由于风和雪的作用, 来自远方的陆地尘埃
与世界各地, 包括海洋、湖水和陆地沉积物以及农田 和沉积物不断地降落在冰川表面. 通过大气输送和
中的微生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1,2], 表明冰川地区的 大气生物学过程, 尘埃和降水携带的微生物在各个
微生物与河流和深海洋以及周围环境的微生物有 地区不断地进行混合, 并随着雪粒进入冰中[7]. 因此,
2003-12-09 收稿, 2004-08-03 收修改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