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从上世纪80年代的简单存贷款业务发展到目前个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状态,不仅见证了中国金融业蓬勃发展的30年,也见证了我国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从旁支走向主流。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是指银行对个人和家庭开办的包括储蓄、结算、投资咨询、资产运作、消费信贷等服务在内的系统工程。
目前,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其个人理财、个人融资为主的个人金融业务的比重已达到50%以上。我国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个人金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监管的逐步完善、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金融业合并重组的加剧,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有着较大空间。近年银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也显示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个人金融业务的转移,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表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发展的滞后以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⒈关于零售银行业务创新的研究
德国经济学家迪特尔·巴特曼 (Deiel Batman)的《零售银行业务创新》 (Innovation in Retail Banking)提出了创新业务的模式和理念。认为技术创新对银行未来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瑞士银行家DoerigHans一uirich博士在《全能银行:未来银行的类型》一书中,描述了未来成功的金融服务机构如何在生存中求发展,要通过创新管理和变革管理推进全能银行的建设。
英国经济学家克罗克斯福行通过《零售银行做强法则》一书,指出零售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要产品设计与定价、硬件设施开发、客户关系管理三者结合,才能做好做强,保持竞争优势。
⒉关于零售银行业务在小银行上的研究
英国 Maris Strategies咨询公司CEO约瑟夫·A·迪万纳 (Joseph A.Divanna)的《零售银行业的未来一一向全球客户传递价值》(the future of retail banking:delivering value to global customers)在对世界上的小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后认为,能够确实递交到银行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的来源于众多的小银行。
David A. Carter,James E.Mcnulty和James A.Verbrugge(2004)通过比较大小银行在1996年至2001年的风险调整商务贷款率(Risk-Adjusted Commercial LoanYield)发现,小银行比大银行赢得更多的风险调整率。这个结果表明小银行从可提供的小商业贷款得到更好的选择。
Berger,A.N.,UdellG.F(1998)提出,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无论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还是在中小企业贷款战全部企业贷款的比率上,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银行,即所谓的“小银行优势”(Small Bank Advantage)假说(Levonian,M.,Sollor.J.,1995)。
Languory(1998)也指出,大银行未必是最好的。
John B.Westwood与Christopher P.Holland(2002)认为,小规模银行为了生存必须有自己的经营服务特色,同时必须通过集中性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把自己的有限资源和技能集中在某一局部的细分市场上;然后银行再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也即焦点市场)。
⒊关于新服务开发和绩效的研究
Menor,LarryJ.和Roth,AledaV.(2008)在其《新服务开发能力和绩效:零售银行实证研究》中指出,新的个人金融服务开发的成功来源于在服务开发的资源和路径上建立自身的能力。作者发现,新服务开发能力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正效应表明新服务开发能力同样与公司层面的绩效显著相关。
Easingwood和Storey(1991)实证研究了多种针对消费者个人的新金融服务,归纳出影响其成败的四方面因素,分别是总体服务质量、服务的产品差异性、提供新服务的资源匹配和内部营销,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Kotler(1994)引用Levitt(1981)解释了重新定位的服务开发形式:“新的竞争不是公司间生产什么,而是它们增加什么,如包装、服务、广告、顾客建议、财政、运送安排、仓储以及人们认为有价值的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证券公司的交易风险控制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中外农村“草根银行”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促进 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战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 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