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歌与诗经的渊源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06 文学教育 研淘金究者者 李杜诗歌与 《诗经》 的渊源关系 叶艳玲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入选中学课本的李杜诗歌,揭示了这些诗歌都具备 《诗经》 所拥有的三大特 质:诗言志;赋比兴艺术手法;温柔敦厚,继承了 《诗经》 的传统,与 《诗经》 有渊源关系。 关键词:中学课本 《诗经》 李杜诗歌 渊源 《诗经》 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大源头。唐诗是我国唐代文学的代表,有 继承和学习 《诗三百》 的传统。作为唐诗双璧的李白和杜甫,他们的作品跟 《诗经》 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选入中学课本的 李杜诗歌和 《诗经》 的渊源,以一斑而窥全貌。 历代大家论 《诗》 无非在于三个大的方面:一、“诗言志”;二、 《诗 经》 的赋比兴艺术手法;三、 《诗经》 的 “温柔敦厚”的审美功能。李杜的 诗歌也具有 《诗经》 里体现的这三方面的特征。我们从以下的具体分析便可 知李杜诗歌和 《诗经》 的渊源。 首先,虽然不同的时代对 “诗言志”有不同的理解,但 “志”一定包含 诗人的情感,道德评价。 《尚书·尧典》 中记舜的话说: “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① 《诗经原始·序》 里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② 律和声’,千古学 《诗》 要言。” 杜甫的 《石壕吏》、 《兵车行》 和 《诗经· 魏风·葛屦》 都是体现了 “诗言志”的作品。 杜甫的 《石壕吏》,清代浦起龙指出这首诗 “起有猛虎攫人之势”。③诗 人对破坏劳动人民生活的战争进行揭露,以客观冷静的叙述,真实地揭露了 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愤怒地控诉了安史叛军的血腥暴 行,同时也揭露了唐王朝残暴的兵役徭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极大苦难。诗人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魏风·葛屦》 也是借女奴控诉之口揭露剥削者的残 酷。诗的末尾两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④直露的写出剥削者的残酷。 “要之襋之”⑤客观写出女奴的辛苦,和杜甫的 《石壕吏》 表现的是同样的主 旨。可见杜甫对劳动人民的仁爱之心都是从 《诗经》 传承而来。 《小雅·节 南山》 也是这类诗。这首诗通过尹氏误国,矛头间接指向周王,表现作诗者 强烈的忧国忧民。杜甫的诗句沿袭 《诗经》 诗言志的写法,多写忧国忧民之 志。中学课本上 《秋兴八首》 第一首也是反映忧国忧民的作品。杜甫的这种 忧国悯民的感情,这一对人类大爱的理性精神不能不说是从 《诗经》 沿袭而 来。人们从西周时代幼稚地祭奠神灵请求神灵庇护,到了开始觉醒,开始逐 步从崇尚神的庇护转为对人自身的关爱,开始闪现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之 光。 《诗经·周颂·清庙》 里赞美的祖先的文德,就包含祖先对人类自身的关 爱。这是人类爱自己的意识觉醒,到了唐代的李杜,这种理性精神在逐步加 强。唐代的李杜在唐帝国危难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