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 统 小 说 与 小 说 传 统
陈文新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 编
文 言 小 说 研 究
一 、加 强 中 国文 言小 说 的辨 体研 究
提出 “加强中国文言小说的辨体研 究 ”这一命题, 是基于一
个众所周知的事 实: 2 0 世 纪 中国文学学科 的确立, 其依据是西方
的文艺理论。我们根据这种理论将文学作品区分为诗、文、小说、
戏 曲等四大类别, 建立了中国文学史基本的叙述框架。如果放弃这
种分类,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 门学科的基础就会发生动摇 。值得注意
的是, 这种分类在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同时, 也带来了显而易见
的缺憾, 即: 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与文学概论的四分法并不完全吻
合。换句话说, 四分法所强调的文体特征与中国传统文体固有的特
征实际上存在相当多的不一致之处。比如, 我们将六朝骈文、唐宋
古文和明清时期的小品文都划入散文一类, 而三者的体裁特征是大
不相 同的: 骈文 以抒情为 目的, 以写景和骈俪辞藻的经营为表达上
的特征, 轻视说理、叙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古文 以说理或寓含真
知灼见为 目的, 以论说和叙述为表达上的特征, 通常排斥或不太注
重写景及骈俪辞藻的经营; 小品文在忽略骈俪辞藻的经营方面虽与
古文相近, 但小品文并不重视说理, 并不致力于思想的深刻, 它着
力表达的是一种情趣, 一种情调。当我们面对这三种传统文体 时,
如果不注意各 自的体裁特征, 而一概 以现代散文标准来加 以衡量,
就无异于张冠李戴, 不可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又如, 我们将诗
( 古诗、近体诗) 、词、散 曲都划入诗歌一类, 而三者 的差异之大
出乎许多人的想象之外。就题材选择而 言: 中国的古典诗 ( 古诗
和近体诗) 以面 向重大的社会人生事件为宗 旨, 私生活感情是受
到排斥的题材, 宫体诗和香奁诗即因以女性为描写重心而成为众矢
之的。与古典诗的题材选择形成对照, 词的题材重心则是私生活感
情, 重大的社会人生题材反而被认为不宜用词来写, 或者, 在用词
·3 ·
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 红 烛 学 术 丛 书
来处理时必须予 以适当的软化, 如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 古》在
写到周瑜的风采时有意用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 了, 雄姿英
发”来加 以点缀, 即属于典型 的软化处理, 其风格与 刚性 的诗存
在显著区别。散 曲的题材重心是 “隐逸”和 “风情”, 其 “隐逸情
调”与古典的山水 田园诗有相通之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