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棉花品种对产量影响比较试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验研究2010.12 舭舛技龇 i蠢 不同棉花品种对产量影响比较试验 阿布力孜 达列力汗 ·乌布拉依 (1.新疆博州农业科技开发 中心 博乐 833400; 2.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精河 8333O0) 摘要 :由于新陆早 12号棉花品种在新疆博州棉 区长期种植 ,其抗病性和衣分有所下降。针对博 陆早一号 (81—3)品种的抗虫能力较弱 ,特别是抗棉铃虫的能力较差 ,为 了选育出适合博州种 植的优质、高产 、抗病性和抗虫能力强 的棉花新品种 ,2009年在新疆博州棉 田进行 了该项 比较 试验 。通过试验 ,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博陆早一号 ,折合每公顷 皮棉 1990.5kg;07—11、中棉所 50号、冀 958、9号、富全 8号、81—9品种 比对照分别减产 1.3%、2.5%、3.7%、11.4%、15.9%、 20.5%。调查结果可 以看 出发病率最高的品种为富全 8号 ,立枯病发病率为 6.46%,枯萎病发病 率 1.68%,黄萎病发病率为 0.78%。 关键词 :不 同品种 :影响棉花产量 ;比较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进行拌种 。4月 2613犁地,4月 27 日第二次耙地每公 1.1 供试棉花品种 顷用氟乐灵 1500g.消除了棉 田的单子 叶杂草 4月 供试棉花 品种为 7个 ,其 中:81—8 (冀 958), 30 日人工点播 ,5月 9日开始 出苗 ,5月 19Et定苗。5 81—9,81—3 (博陆早一号)由金博种业公司提供 ; 月 20日进行 了第一次 中耕 ,5月 27日进行了除草 ,6 中棉所 50号是 中国棉花研究所提供 ;07—11、9号、 月 6日防治了黑蚜虫。6月 8日进行了第二次中耕除 富全 8号 品种 由宏祥种业提供 。81—3 (博陆早一 草 。6月 19 日每公顷用缩节安 15g进行第一次化 号)为对照品种 。 控 ,6月 29 日头水前破膜后每公顷追施尿素 210kg。 1.2 试验设计 7月 8日灌 了第一次水 ,7月 15日调查 了伏前桃 ,7 采取随机 区组排 列 .重复 3次 .小 区面积为 月 25日每公顷追尿素 150kg后灌 了第二次水。8月 22.4In,21个 小 区;两膜 间距 55em,平均行距 5日进行 了第二次化控和红蜘蛛的防治 ,8月 10 日 40om,株距 10em,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 进行第三次化控和每公顷施尿素 120kg的同时灌 了 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第三次水 。8月 24 日灌 了第四次水 。9月 10日进行 本试验设在新疆博州 2009年枯黄萎病混发较 测产 ,采取每个小区单收获 的办法 ,对 7个 品种收获 重的棉 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 ,肥力 中等 ,前茬为棉 的株数 、单株有效铃数 、铃重 、衣分等项 目进行 田间 花。该试验地犁地前 ,残膜残秆 回收率达 95%以上 .地 和室 内考种 ,然后得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 。 势较平 。犁地前取混合样本结果 :有机质 l6.5 g,碱 3 结论和探讨 解氮 83mg/kg、速效磷 11mg/kg、速效钾337mg/kg,每 3.1 抗病性 公顷施人磷酸二铵 300kg,有机肥颗粒肥 l000.5kg。 调查结果 :发病率最高的品种为富全8号 ,立枯 种子人工粒选 ,晒种 2—3d,50kg棉种用 200g卫福 病发病率为 6.46%;枯萎病发病率为 1.68%;黄萎病 发病率为 0.78%。立枯病发病幅度为 2.6%~6.46%。枯 作者简介:阿布力孜(1960一),男,维族,农学学士,农业技术推广 研 究员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8年。 萎病发病幅度为 0.31%~1.68%.黄萎病发病幅度为 E—mail: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