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系FLW-1在分批补料中的发酵特性及其种群动态.pdfVIP

复合菌系FLW-1在分批补料中的发酵特性及其种群动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卷 第 12期 太 阳 能 学 报 Vo1.32,No.12 2011年 12月 ACTAENERGIAE S0LARISSINICA Dec.,2011 文章编号:0254-0096I2011)12—1741-07 复合菌系 FLW.1在分批补料 中的 发酵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郑国香,李文哲,关正军,刘震东,刘 爽,郑文玲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 摘 要:以稻草为唯一碳源,从堆肥的高温期样品中成功定向筛选出一组复合菌系(命名为 FLW-1),该复合菌系 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和pH缓冲能力。模拟生产实践进行连续批次补料实验 ,结果表明:复合菌系 FLw一1适于 微好氧环境发酵,在24h内DO值由最初的4.50mg/L迅速降为0.25m#L,之后到发酵结束DO值一直维持在0.05— 0.10mg/L之间,其主要的发酵液相末端产物中90%以上是乙酸 ,这对后续产甲烷相的产气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其连续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结果显示 ,耐高温的短小芽孢杆菌类和具有高聚物强降解能力的抗热厌 氧梭菌属是复合菌系降解底物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关键词:连续分批补料;发酵特性;种群动态 中图分类号:TQ920.1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利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和奠定理论基础。 如何结合可行的生产工艺 ,在不污染环境的条 1 材料与方法 件下,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缓解能源紧张、 1.1 复合菌系的筛选 改善生态环境是真正实现沼气工业化和商品化生产 从处于高温期 (≥50℃)的堆肥中取样进行定向 的前提条件之一…。秸杆等原料由于 自身结构的特 筛选,具体方法参考文献 [6]。 殊性及纤维素分子的高结晶度,使其很难被单一微 1.2 培养基 生物降解。自然状态下彻底降解木质纤维素依赖于 基础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组分一致,即:蛋 白 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及木质素分解菌等 胨3.5g,酵母粉0.8g,碳酸钙2.0g,氯化钠5.0g,蒸 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文献 [2]在微生物生态学 馏水定容至 1L。基础培养基的碳源为滤纸10.0g, 的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多功能性 发酵培养基 的碳源为干稻草 10.0g。121oC灭菌 可保证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纤维素降解应充分注 15min,10%(V/V)接种后 ,双层锡箔纸密封,50℃静 重多种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效应。目前,利用微生物 止培养。 相互协同作用降解秸秆等富含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生 1.3 发酵培养 物处理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性、环保性和能源可再生 批次试验:3个同步试验组 (每组 15瓶),同时 性等优点而 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 ]。 进行,培养基的有效体积为200mL,接种量为 10% 本文利用定向选育技术从堆肥的高温期样品中 (v/V),50℃静止培养。24h定期取样监测 pH、溶 成功筛选出一组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复合菌系 (命 解氧(DO)、稻草失重及发酵产物的组分和含量。 名为FLW一1)。利用连续分批补料试验研究其发酵 批次补料试验:发酵培养基的有效体积200mL, 性能及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为探讨复合菌系对天 接种量为 10%(V/V),每隔2d添加0.6g稻草。根 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机理和加速农作物秸杆资源的 据每天抽取和添加培养基量的不同,将试验分为5 收稿 日期:2009—11-25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1BAD15B04);东北农业 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2009RC34);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AUG;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AUG 通讯作者:李文哲(1955一),男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

文档评论(0)

无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