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医案10例B.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

儿科临床医案10例B 例11、吴某、男、5岁9月。以“发热伴抽搐、意识障碍1月余”代诉入院。患儿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头晕头痛,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无畏寒及寒战表现,在当地诊所予退热治疗后热退而复升,病后第5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9.0℃,突然抽搐,呈双眼凝视,眼睑不停抖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手抱屈,双下肢伸直,全身抖动,唤之无反应,无大小便失禁,抽搐5分钟后缓解。随后间断抽搐,时间长短不一,长着持续时间约4-5分钟,短则几秒钟,抽搐反复发作。自抽搐后患儿出现昏迷,家长急送入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脑炎。行脑脊液检查常规示:颜色淡红色,浑浊,潘氏试验阴性。脑脊液生化示:葡萄糖8.13mmol/L,氯化物124mmol/L,蛋白96.6mg/dL;有核细胞数35/uL,脑脊液新型隐球菌未找到,脑脊液培养阴性。诊断重症病毒性脑炎。先后给予“头孢曲松钠”舒普深及美平”抗感染,“阿昔洛韦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甲基强基松龙”抑制炎症反应,“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降颅压治疗。尼莫地平扩血管,冬眠疗法等治疗,患儿仍反复发热及抽搐,症状未见好转,治疗7天后头颅 CT示:脑室内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诊断:1.病毒性脑炎伴颅内出血;2.急性支气管肺炎;3.低钾高钠血症。患儿仍昏迷中,反复抽搐,先后予“开普兰,德巴金,鲁米那,德里多,妥泰及异丙酚”止痉治疗,疗效不佳,治疗1个月后患儿肺炎症状有好转,但仍有发热及抽搐症状。拟“1.重症病毒性脑炎并颅内出血。”收入院。自起病来,昏迷中,二便不能自理,鼻饲饮食中,近期体重下降明显。 入院体检:削瘦、昏迷中,对外界强刺激有反应。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少许不固定痰鸣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消瘦,肌张力减低,肌力无法检查。双侧巴氏征不明显。膝反射亢进,踝阵挛明显。 入院检查:肝肾功电解质未见异常。呼吸道病毒正常。肺炎支原体、衣原体阴性。乙脑病毒抗体阴性。单疱病毒抗体阳性。痰培养阴性。胸片支气管肺炎改变。腹部B超:胆囊内胆泥沉积。脑电图显示:两侧半球可见大量尖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多棘慢波持续发放伴阵发,两后部明显,右侧偏胜。与左侧颞部中央区可见一个尖慢波放电灶。诊断:1病毒性脑炎伴颅内出血(单疱病毒)2 继发性癫痫。 入院治疗:入院后消瘦仍昏迷,不能进食,流涎明显,四肢松软,踝阵挛明显。小便失禁。有间断发热及频繁抽搐,表现为面肌痉挛抽动,牙齿紧咬摩察,四肢强直阵挛抽动。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降颅压,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口服氯硝基安定、妥泰、德里多及开普兰治疗。体温逐渐下降,抽搐减少。住院治疗1月后病情稳定,偶有抽搐出院康复治疗。3月后随访,精神差,神情疲惫,面色蜡黄,消瘦明显,不能行走,家属背负而来,不理解别人讲话,反应迟钝。仍有间断抽搐。给予营养脑细胞及康复治疗。 讨论:单疱病毒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Ⅰ、Ⅱ型,近90%是有Ⅰ型病毒引起,余为Ⅱ型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脑电图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为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和棘波,可见特征性的PLED现象。头部CT可正常,也可见局部低密度区。头部MRI有助于发现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脑脊液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胞数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与其他病毒感染脑脊液无明显区别。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有利于诊断。主要病理改变为颞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增生。本病应该与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鉴别。治疗就是抗病毒及支持对症治疗。本例为预后不好的脑炎,治疗办法就这么多。后期恢复治疗西医并无好的办法。可参考中医温病学治疗办法。中医治疗脑炎后遗症个案报告比较多,但缺少系统整理,缺少重复性是其缺憾。 例12、李某、女、4岁11月。以“间歇头痛反复抽搐10天”代诉入院。患儿于10天前出现头痛,右侧明显,持续数小时,性质不详。无发热呕吐。当地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颞叶低密度病灶,夹杂少量高密度影,其余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随后出现口周抽动,左面部抽动,左上肢阵挛,意识丧失,无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0分钟缓解,后出现呕吐2次,呈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后抽搐频繁发作,呈双眼凝视,左侧面部抽动,伴同侧双、下肢阵挛样抽动,意识不清,持续5-10分钟缓解。两次抽搐间隔约1小时。予氯霉素、磷霉素钠抗感染,丙戊酸钠抗癫痫,甘露醇降颅压,5天前抽搐好转,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