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的语言移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OO9年第5期 外语学刊 2OO9.No.5 总第l5O期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SerialNo.150 论翻译 中的语言移情 谭业升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o0083) 提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对移情翻译的美学研究,继而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翻译与移情的关系,指出翻译 自始 至终都离不开移情 ,移情是一种克服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距离和障碍的应对策略。文章还探讨了语言移情在翻译中 的体现,描述了翻译转换、翻译变体如何体现为移情对象、移情度和移情视角等不同方式的改变,并讨论了各种移情手段 在翻译调解中综合运用所达到的整体连贯效果。 关键词:语言移情;视角 ;翻译;调解 ;诗歌 ;生命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0—010o(20o9)O5—0137—6 onLinguisticEmpathyinTranslatiOn TanYe—sheng (ShanghaiIntem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hanghai2oo083,China) Afterareviewoftheaestheticstudiesonempathyintranslation,thep印erdiscussesthere1ationbetweentranslationandem · pathyfrl0m apsychologica1perspective,andpointsoutthatempathyisessentialtothewholetranslationprocess,andisac0ping stmtegyatranslatoradoptsinovercomingthedjstanceacmssdifflerentlaflgua—cultures.Thenitdescribesthelingui8ticmanifesta- tionsofempathyintranslation,relatingtranslationalshiftsandvariati0nstothechangesinthe0bjectofempathy,degree0fempa- thyandempatheticperspective.Finally,itil1ustrateshow v耐 ousIinguisticdevicesofempathycanbeusedcoherennyandef-ec- tivelyinthemediationbetweendifelrentlangua—cultures. Keyw0rds:linguisticempathy;perspective;tmnslation;mediation;poem ;animacy “移情”源 自于德语的 “ei hlung”,最早出现在 19 重要性,强调译者应移情于诗中之景 、诗中之物和诗中之 世纪后期德国的美学研究中,指人们在欣赏物体 时将感 人。本文采用描写的视角 ,综合美学 、心理学和语言学的 情移入该物体。2O世纪初,Lipps(19O3,19O5)将其借用到 研究成果,对翻译与移情的关系、翻译中不同类型的移情 心理学研究中,并 由Titchener译作 empathy(Davis1996: 表现、标志性的语言手段等问题作新的探究。 5;冉永平,2007:334)。近年来,有学者将移情的概念引 入翻译研究,如卓振英 (2oo1)和胡慧(20o7)。他们的研 l 移情与翻译过程 究主要是从美学角度考察汉诗英译过程中的移情现象 , 在心理学中,移情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或者换位思 两人的侧重点不同。卓振英 (20o1)阐述了移情的两个层 考,而是一个复杂的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