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政制度下的个案监督——以《监督法》为视角.pdf

论宪政制度下的个案监督——以《监督法》为视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卷第 1期 法 治 论 丛 VO1.24.No.1 2009年 1月 The Rule ofLaw Forum Jan.,2009 ●珐孝论铑 论宪政制度下的个案监督 一 以 监督法》为视角 贵立义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3) 摘 要 :司法机关办了错案,最有权成的法定监督机关一 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监督纠正,还有什么 机关能监督纠正?监督法》对个案监督既没有作出肯定的规定,也没有作出禁止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 委会对个案行使监督权并不违法。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正确行使个案监督权,是确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宪政;个案监督 ;监督法; 中图分类号:D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25(2009)0卜O22一O5 个案监督问题是最近几年法学界、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同志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争议较大的问 题。这个 问题的提起,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当时的背景是,1979年7月 1日第五届全国 人 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 。根据该决议,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同时,扩大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宪法的 这一修正,使我 国地方人大对 “一府两院”的监督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以前,地方各级人大不 设常委会 ,在闭会期间由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本级人大常设机关的权力,可是政府怎么能对法院和检察 院行使监督权呢?这不是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吗?这种制度安排本身就是不伦不类。根据修正后 的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可 以经常性地对法院和检察院实行监督,既然要经常性实行监督,自然就涉及 到如何监督的问题。地方各级人大接触最多的是通过信访渠道获悉的个案,因此,监督个案是很正常 的事。另一个背景情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城乡 经济的活跃,各种民事纠纷大量增加,法院的工作压力明显加大,为了加快结案进度,在审判人员还 难以适应新形势对新知识需要的情况下,难免不发生错案。检察院在查处经济犯罪案件方面也遇到了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错捕、错诉的问题也显著增加。这些都会引起当事人申诉、上访,直至向各级 人大投诉。这两个背景情况概括起来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大对个案的经常性监督已经成为可 能,当事人也希望人大对个案进行监督。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往往就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于是,对个案监督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在法 学界、司法界、人大的工作者中,很快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总的说,人大的同志希望加强个案 监督,司法界的同志不反对人大的监督,但如何监督,存有异议。法学界 自然就产生了两种意见,一 种意见认为应当加强个案监督,另一种意见是不同意人大搞个案监督,还有人认为在现阶段腐败现象 收稿 日期:2008~l1—20 作者简介:贵立义,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教授。 22 · 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人大搞个案监督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是不需要的。上述观点,都能在实践中得 到佐证,谁也说服不了谁。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 了 中华人 民共和国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以下称 监督法 )。该法的颁布,使争论多年的 “个案监督”问 题似乎告一段落,普遍认为根据 监督法 的规定,人大常委会不再搞个案监督,笔者听人大常委会 的工作人员反映,个别法官甚至用 监督法 来对抗人大常委会对其办理案件的监督,说 监“督法规 定了,人大以后不能搞个案监督”。人大的同志也很不理解。既然问题又提出来了,就有进一步讨论 的必要。 尽管 监督法》颁布后 ,对个案监督问题的争论暂时停止下来 ,但据笔者所知 ,地方各级人大常 委会的个案监督工作并未停止,这就更加说明对个案监督问题只能面对不能回避。最近梳理一下前期 讨论的各种意见,的确值得深思。作为一种制度 ,总是有利有弊,我们要权衡利弊,取其利而避其弊。 对个案监督持反对意见的同志,有的观点脱离实际。如,认为搞个案监督会影响法院独立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