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游侠的法律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4卷第 1期 法 治 论 丛 VO1.24.No.1 2009年 1月 The RuleofLaw Forum Jan.,2009 ● 珐孝论伲 中国古代游侠的法律分析 陈 茜 温晓莉 (湖南大学法学院,长沙 410082) 摘 要:游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从法史学的视角观之,游侠缘起于社会变动和复仇 之风,且随着国家权力集中化逐渐发生了变迁 因其 自身的弱点及圉家的严密控制致使产生异化并直至消 亡。游侠在法律上可以界定为一种私力救济,私力救济的扩张在现代社会仍有必要 。从法社会学和法律文 化的视角观之 ,游侠与社会法制状况密切相关,游侠之 出现是对于社会普遍不公正的一种补偿和对抗 ,侠 文化可以透视出民间百姓大众的法观念,侠义精神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 基于此,对游侠的研究对于考 察当代 中国的法治建设仍具意义。 关键词 :游侠 ;侠义精神;私力救济;法观念 中图分类号 :D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25(2009)0卜O1卜06 在古代中国,游侠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历久不衰。尽管现代社会,游侠行为几乎已销声 匿迹了,但是,遗留在人们心中的仍然是挥之不去的游侠情结。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描写游侠的文学 作品、影视作品汗牛充栋 。游侠,在人们的眼中,是社会正义、公平、良知的化身,是替天行道、杀 富济贫、仗义执言的使者 。游侠,在中国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即使在面临现代法治社会的情况 下。本文试图将游侠作为一种法律问题,从法史学、法社会学、法律文化角度对游侠进行考察与分析, 以便从新的角度把握游侠行为和游侠情结存在的原因。研究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呢,诚如苏力所言, 要“害在于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法理学的意义,是否可以让我们对社会和法律更多一些理解。”①所以,笔 者将努力开掘该问题的法理学意蕴 。 中国法制历史上的游侠 (一)游侠的历史缘起 :社会变动和复仇之风 社会的巨大变动,致使游侠作为一个阶层而产生。游侠产生于春秋战国,众所周知,这是中国社 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政局多变,造成了社会普遍 的不安定, 从而也产生了一大批丧失了基本生产资料的游民。游侠,就是在游民阶层里诞生的。政治领域,统治 阶层权力斗争的需要也催生了游侠。当世俗的、合法的方式无法满足现实政治需要,便出现了非正规、 不合法的暴力形式,游侠尚义、尚力的性质便极大地迎合了这种需要。社会认同的复仇行为,在一定 程度上,也助长了这一时期游侠之风。先秦时复仇之风盛行,出现了诸如伍子胥掘墓鞭尸、勾践卧薪 收稿 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陈 茜,湖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温晓莉,湖南大学法学院敦授。 ① 苏力:“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大报仇为例》,载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a-S~:“法与经济学研究文 集》(2002年 ),第 110页。 · 1l · 尝胆、荆轲刺秦王、赵 氏孤儿等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 “游侠风气之下有抱不平专为人报仇的刺 客,……说先秦是复仇 自由的时代不致是可信的。”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血亲复仇给予了充分 的肯定。虽然国家较早地开始对复仇,尤其是血亲复仇的行为从司法上加以约束和惩处,但儒家伦理 的逻辑体系又与法律的权责常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儒家的孝悌为本的思想,使得 “杀人之父者, 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孟子 -尽心下》)成为理所当然的现实。因此,借助暴力 手段,以武力为特征的复仇之风,极大地刺激和助长了当时社会上的游侠之风。 (二)游侠变迁的两个方向:受控和组织化 游侠之风的盛行,使统治者感到了威胁和恐慌。因为 “侠不单单是不合作,更在于他依恃武力, 并常常导致干犯朝廷禁令的事实。”⑦在统治者看来,游侠是社会不稳定、危及 自身统治权威的重要因 素,他们是 “从社会秩序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