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h- l{ 考 2009年 高考 诗 歌鉴 赏题 备考 策 略 ■广东实验中学 黄 竞 一 、 从 2008年高考广东语文 《考试说 明》解读应试的基本要求 考 以2005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 点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瓣 春 日登楼怀归 寇 准 读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 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 ,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 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2)从答题来看,考生首先要了解诗歌鉴赏常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 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用的名词术语 ,其次要注意审清题意,再次是要熟悉 (2)从首句的 “聊 ”到末句的 “惊”,反映了诗 考点,知道考什么。 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第一题中,有 “颈联” “对仗”两个重要 的术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 语,考生如果不懂,答题就会出错,这告诉我们一定 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 “一船夫睡舟尾,横 要了解诗歌鉴赏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术语。 一 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第一题中的 “颈联” “一组” 对“仗”是审题的 请说明你的理 由。 关键 ,第二题中的 “感情变化” “联系全诗分析”也 (1)从读懂来看,考生必须注意题 目中隐藏的 很重要,考生如果不能审读清楚 ,答题可能就出现偏 信息,看注解的提示,揣摩题干中隐含的信息,平时 差 ,造成无谓失分。比如第二题 ,只答了感情,未能 要注意诗歌意象的积累,这些都能帮助考生读懂诗 答出感情变化,或者答出了感情变化,未能结合全诗 歌。 进行分析。 题 目有 “怀归”二字,提示我们本诗写的是羁 第三题看似复杂,实际考查的是诗歌意境的把 旅思乡之情。② “旧业”一句的注解也可以告诉我们 握 ,只要将诗歌描述的内容与绘画的画面加以比较分 诗歌写的是思乡之情。⑧第二题的题干说 “从首句的 析 ,就能答对此题。此题的难点是对诗句描述的画面 聊‘’到末句的 晾‘’,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作精准的再现。诗句中的意象是孤舟,而且是 “尽 这里实际有提示作用,因为 “聊”有 “暂且,姑且” El” “无人渡”的意境。因此,画面上有一孤舟,有 之意,说明作者开始登楼是一种闲情 ,到了最后从思 一 “船夫”,且 “睡在船尾”,这样才能表现了 “无人 乡之情中猛然醒悟后才有了吃惊。④分析诗中所写之 渡”的情景;而想象船夫身边横放一支笛子,既衬托 景:广袤的原野中有一条河流,渡口整 13横着一条孤 渡客之少 ,又表现 “尽 13”的漫长与寂寞。这道试 舟;四野空旷无人,更不要说渡客了;黄昏将至,远 题,要求根据诗句营造的意境,判断与分析 “一船夫 处的荒村 冒出了缕缕炊烟,高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古 睡舟尾,横一孤笛”的图画能否表现原诗句的内容。 寺 ,诗人伫立良久,偶尔听到黄莺的啼叫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