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陪审制度发展及其完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3卷 第 1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o1.23 No.1 2009年 1月 JI)URNAloFCHANGSHAUNIVERS盯Y Jan.2009 我国陪审制度发展及其完善 黄素萍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陪审制度是古代西方国家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相对于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陪 审制度在我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制萌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建立于革命根 据地时期、定型于建国初期。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颁布和实施,使我国的陪审制度踏上一个 新台阶,但同时,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仍不容乐观,仍存在一些缺陷,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关键词:陪审制度;渊源;发展;完善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o9)01—0044—03 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 我国陪审制度的渊源 陪审制度。”这是我国现代陪审制度的雏形。1951年9月中 陪审制度是古代西方国家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 ,相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 对于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陪审制度在我国是一个 织条例》第6条规定:“为便于人民参与审判,人民法院应视 完全陌生的概念。近代陪审制度的引进最早出现在清末沈 案件性质实行人民陪审制。陪审员对于陪审的案件,有协助 家本编订的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该法第208条规定 : 调查、参与审理和提出意见之权。”这里的人民陪审员主要是 “凡陪审员有助公堂秉公行法,于刑事使无屈抑,于民事使审 法院根据案件性质从有关方面或团体邀请的临时性代表。 判公直之责任。”…因该法未正式颁行,它所规定的陪审制度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 宪《法》第 75条规定:“人 民法院审判 也就未得到实施。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在 《中央裁 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制度”,第一次把人民陪审员参 判所官职令草案》中提出了采用陪审制度的设想,但是未能 与案件审判工作的作法规定为宪法原则。同年稍后制定颁 得到实施。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在司法制度中提出了建立 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8条对陪审案件 参审制和陪审制的方案,并制定了 参《审陪审条例》,但是也 的范围和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权限、职责以及经济保障作了 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 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陪审制。1956年7月,司法部经 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制萌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建 国务院批准发布了 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任期、产生办法 立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定型于建国初期。“早在 1925年 1O 的指示》。1963年2月 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关《于结 月省港大罢工期间,省港罢工委员会就提出了陪审制度,把 合基层普选选举人民陪审员的通知》规定,人民陪审员由选 它作为临时建立起来的司法制度的重要一环。1927年4月, 民直接选举产生或者由基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者采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反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武装起义。 取临时邀请的方法;任期一般为2年_3J。至此,我国的人民 当时拟订的 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政纲草案》同样规定,法 陪审制度在立法上基本确立完成。 院取陪审制,由各界陪审。”扭J但是由于当时恶劣的客观条件 “文革”期问,我国的司法制度遭到破坏,人民陪审员制 影响,关于陪审制度的这些规定最终未能得以实施。我国的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