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仿和引用——对A·S拜厄特《占有》的互文性解读.pdf

戏仿和引用——对A·S拜厄特《占有》的互文性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3卷 第 1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o1.23 NO.1 2009年 1月 J0URNAlOFCHANGSHAUNlVERSlTY Jan.2009 戏仿和引用 对A·S拜厄特 《占有》的互文性解读 赵 杰 (辽宁科技大学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51) 摘 要: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克里斯特瓦等人的互文性理论,对 《占有》所包含的丰富的戏仿和引 用的写作手法进行互文性解读。通过对小说中大量互文现象的分析,可充分展现其多元并包的后现代艺术 特点,而对作品的历史意蕴和叙述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则能揭示其丰富的历史性对话。 关键词 :互文性;戏仿 ;引用 中图分类号:1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9)01—0086—02 英国当代作家拜厄特的小说以容智和思辨在英国及世 它符号相关联 .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而是对 界文坛独树一帜。拜厄特在语言、文学批评和史学等方面都 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 有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并力图在创作中实施 自己的文 学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创造性”,所有文学都是 “互为文本 的H【。 学创意,表现 自己的哲理思想,她的作品常被称为理念小说。 《占有》的整体结构就像是一场大型的对话,而作者仿佛是这 《占有》是拜厄特最成功的作品,1990年一经问世,就获得当 场大型对话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有人得出结论,“拜厄特反 对一种主流叙事的观念;她所强调的是多种话语,而不是某 年的布克奖,在欧美掀起一股 “拜厄特热”,其势头至今不衰。 她本人也不否认该书容量之大、内涵之深,堪称她迄今所有 种单一的话语。”拜厄特是否有意按照巴赫金的复调原则来 著作之首。 营构 《占有》,我们不得而知,但小说与巴赫金对话理论之间 拜厄特在 《占有》中引入了许多前人的文本和语录,前文 的照应关系却是相当明显的。 本和现文本穿插交错,神话、悲剧、喜剧和反讽等多种话语形 一 戏仿 式并存,构成多重文本之间和多种体裁形式之间跨越历史时 空的频繁对话关系。作者在作品中大量地引述和改写前人 拜厄特认为,在现代小说中插入改写的神话故事是将古 的作品,以插入文本的形式融合在 自己的小说里,使现文本 老的形式和现代故事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将当代与传统相 与前文本之间形成丰富的 “互文”关系。 连的一种有效的途径_3j。在 《占有》中,拜厄特插入了大量传 统的神话和童话故事。小说通过对旧故事的借鉴、模仿、改 在一定意义上,任何个体的创作活动不过是与前文本的 写和意义上修正甚至颠覆,使历史文本发生了有意无意、或 意义互释,是与前人所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对话,都在重复现 多或少的演变,在前文本和现文本之间建立起千丝万缕的意 存的规律和模式,其语言和思维必然落入某种既定的范畴, 义互涉和对话关系。拜厄特 以拉莫特的名义改写了著名的 即巴赫金所说的 “已有之言”、“巳知之见”和 “尽人皆知之 格林童话 《水晶棺》的故事,并通过人物的相同称谓,将童话 理”。巴赫金说: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