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伏气学说治疗顽固性口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 明中医2012年5月第27卷第5期 CJGMCM May2012.Vol27.5 ·871· 【硕博论坛 】 运用伏气学说治疗顽固性 口疮 郑耿东 曾元桂 施旭光 关键词:伏气学说;时方;顽固性口疮;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2.05.01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2)一05—0871—03 以伏气学说为立论,结合气候环境特点,从整体观 有伏暑 、有伏热 。”这就突破 了伏气学说 “伏寒化温”或 念系统地论述顽固性 口疮 的病 因病机 、辨证论治及处 “伏 阳致温”等的局限性,极大地扩大伏气学说 的适用 方用药,并通过临床疗效验证其证治规律 ,同时附上跟 范 围,使其更广泛地指导临床实践。 随老师诊治实例--N ,以供参详。 2 顽 固性 口疮的病因病机 顽 固性 口疮是指 口颊、舌 、牙龈、唇部等部位 出现 根据伏气学说理论 ,六淫皆可成为顽 固性 口疮的 的深浅不等的圆形 、椭 圆形溃疡性损害 。因具有周期 病因,六淫致病后伏藏于体 内,或有伏燥、伏寒、伏风、 性反复发作的规律 ,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又称复发性口 伏湿 、伏暑 、伏热 ,待机体受到一定的诱因后而发病 ,病 疮 ,即西医的反复性 口腔溃疡。本病病名最早见于 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如清代黄元御在 《四圣心源》 《素问 ·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民病 卷九中提出:“疮疡之病 ,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 口疮。”由于医者多受 “热盛则腐 肉”理论的指导 ,临床 成热 ,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 ,阴盛则黑塌而内 上多投以清热泻火解毒 、敛疮生肌药 ,效果欠佳。本病 陷。其轻则疥癣之疾 ,其重则腹内之病 。”可见顽固 病 因病机错综复杂 ,不仅与 自身体质因素有关 ,也与气 性 口疮与伏邪有很大 的联系 ,其病因可分为内因、外因 候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经大量文献记载和临床实 和不内外因。 践证 明,本病与伏气有一定的联系 ,现从伏气学说的角 2.1 顽固性 口疮的内因 国内外研究显示 ,复发性 口 度系统地论述其病 因病机 、辨证及治法。 腔溃疡的流行 中有很大的遗传倾向,也发现血液 中免 1 伏气学说理论 疫指标改变在复发性 口腔溃疡 的发病 中起重要 的作 伏气学说最早记载于 《黄帝 内经》,如 《素问 ·生气 用 。这与中医的先天体质不足、正气亏虚有关 ,也 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 ·金匮真言 与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发 论》说 :“夫精者 ,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 病机理相类似 ,从而进一步验证 了 自身体质 的不足为 温。”¨有学者综观 《黄帝 内经》之论 ,对伏气温病的认 邪气伏藏提供了基础 。 识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冬感寒邪是温病的病因;② 2.2 顽 固性 口疮的外因 “南方者 ,天地所长养 ,阳 寒邪侵袭 ,郁于体内,蓄积 日久 ,寒极生热是温病的病 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 ,雾露之所聚也。。。”岭南 机 ;③从感邪到发病有一段 “邪气留连”于体 内的潜伏 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 过程 ;④病邪在体 内有一定的伏藏部位 ;⑤温病的发生 气候特点,全年以高温多雨气候为特点,所以岭南人多 多在春夏二季;⑥精,具有抵御外邪 的功能 。随着 “阳热质”。久受阴湿,湿邪伏于体 内,蕴蒸化热化火, 伏气学说 的发展和完善 ,后世医家在继承 《黄帝 内经》 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致使 口腔黏膜破损 、充血水肿 ,而 伏气学说理论 的基础上进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