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中苏美术展览交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猎《人在休息》 119x183cm 彼罗夫 1871年 文 /朱 沙 建国初期的中苏美术展览交流 【摘要】建国初期中苏两国之间美术交流频繁。美术展览交流是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尤其是苏联来华的美术展览对中国美 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章对这一时期两国的美术展览交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对其中重要的展览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通过对这一时期美术展览交流的研究,透视出当时历史背景下中苏美术不对等的交流状况。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苏联美术;美术交流 苏联美术对新中国美术有着巨大的影响。建国后,两国 览级别看,有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最高级别的 之间美术交流密切。1953年,新中国提出 “正规化”,开始全 展览,也有 由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主办、甚至民间团体主 面地学习苏联。美术方面,中国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办的展览 ;从专业性来看,有代表最高水平的,如全苏美术 作为统一的创作方法,推崇主题性、情节性绘画 ;采用苏联 展览会,也有非专业性的、带有民间色彩的,如 1955年的 “中 的艺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引进苏联专家举办训练班,并 苏少年儿童图画展览会”。除了互相往来的展览,还有两国联 向苏联派出留学生 ;同时,大量翻译苏联的艺术理论、教材 合展出的,如 1958—1959年的 “北京一莫斯科版画家联合展 等书籍,引进苏联美术展览,掀起了学习苏联美术的热潮, 览会”等。这些展览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充分地反映出中 使苏联美术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苏美术交流全面而深入的发展状况。在这些展览中,对美术 美术展览是美术交流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中苏 发展具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专业性强、级别高的展览。 美术交流中互派的美术展览形式多种多样。从画种看,包括 苏联来华的展览中,1954年的 “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 油画、版画、摄影、宣传画、漫画等几乎所有的画种 ;从展 就展览会”、1957年的 “18—19世纪俄罗斯造型艺术展览”、 盈量稠 朱沙,艺术学博士,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雕塑的一些问题》、构图》、苏联美术教育》等, 几乎涉及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中全方 位的问题。 “18—19世纪俄罗斯造型艺术展览”于 1957 年 11月来中国展出,其主要展 品均选 自俄罗 斯博物馆,包括 18世纪 到20世纪初俄 罗斯 四十五位代表性画家的63件作品,基本展现了 俄罗斯油画发展的概貌。其中风俗画作品有巡 回展览画派创始人之一彼罗夫的 猎《人在休息》、 茹拉甫廖夫的 追悼会后的宴席》和马科夫斯 基的 在法官的调解大厅里》等,这些作品以 对瞬间情节性的表现而引人入胜,并充满批判 现实的精神。展览中肖像画也十分突出,包括 18世纪名家罗科托夫、列维茨基和鲍罗维科夫 斯基的肖像画,以及巡 回展览画派画家伊 ·克 拉姆斯柯依的 米 ·瓦 ·德雅克诺夫肖像》、苏 里科夫的 《哥萨克肖像》(画稿)、列宾的 《外 末 日》 200x251cm 库克雷尼克塞 1947—1948年 科医生皮罗戈夫 肖像》 以及亚 ·瓦 ·谢罗夫的 杜尔查尼诺夫肖像》等。这些肖像画风格各异、 性格刻画独具特色。此外,还有艾瓦佐夫斯基 印象》、李桦的 灿《烂的花朵》、王琦的 在前进中的苏联美术 、田零的 《余 的 《风平浪静彩云飘 、伊 ·希施金的 森《林》 音绕梁,三 日不绝 等多篇文章,反映了该展在中国引起的热烈反响。 和阿 ·库因吉的 《乌克兰的傍晚》等充满诗情 苏联来华的展览往往都被非常隆重地推出,产生的影响较大。1951年 画意的风景画作品。[](P344)展览期间,来 自全 4月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的 “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会”,应该可 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云集北京,还有许多人直 以算最早在新中国展出的原作展,展出作品共 351幅。李济深、黄炎培及苏 接面对原作临摹, “他们在临摹的过程中既了解 联驻华大使罗申等参加了开幕式,徐悲鸿、钱俊瑞发表讲话,这样的展览能 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具体地研究了只有在油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