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 第 7期 应 用 化 学 Vo1.28Iss.7
2011年7月 CHINESEJOURNALOFAPPUEDCHEMISTRY July2011
烷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
分布与表面性能的关系
于 涛 刘宏彬 丁 伟 史 鹏 魏继军 毛 程 任娅妮 曲广淼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 大庆 163318)
摘 要 测定了自制的9种烷基芳基磺酸盐复配体系在25℃下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1×10 mol/L)及临界
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 …(mN/m)。研究了烷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的关系。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432的5种分布cat和 值分别为:2.341和28.96(递增型分布);2.458和32.56(递减型
分布);3.667和36.14(正态型分布);2.201和27.55(反正态型分布);2.761和33.54(均匀型分布)。4种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18、432和446的递减型分布的cmc和 .值分别为:3.786和 29.54;3.530和
29.81;2.458和 32.56;8.337和29.54。根据 Gibbs吸附公式求出饱和吸附量 厂… 、饱和吸附面积A 及降低表
面张力的效率因子pc:。,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烷基芳基磺酸盐,复配体系,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I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
中图分类号:0647.1;TQ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1)07-0831-05
D0I:10.3724/SP.J.1095.2011.00517
烷基芳基磺酸盐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生产、民用洗涤和石油开采等领
域均占有重要地位 ¨J。近年来国内学者 分别精细合成了结构明确、纯度较高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并
对其表面和界面性质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以苯为原料合成了结构明确的烷基苯磺酸盐,并研究了分
子结构与油水界面性能的关系 。研究了带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结构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但是,对烷
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关系的研究工作报道较少。Carlin等… 对石油磺酸盐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本文对确定结构的烷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
量及其分布的表面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
存在某种匹配关系,相同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不同。
同样,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同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为了
探索烷基芳基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的匹配关系,本研究通过滴体积法测定了自制
的9种烷基芳基磺酸盐复配体系的表面性能,考察烷基芳基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表面性
能的影响,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的研究与配方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以ACre—nS表示烷基芳基磺酸钠,其中,A代表芳基类型 (A=t为 甲苯,A=b为苯,A=P为对二甲
苯,A=O为邻-O苯),m代表烷基链碳原子个数,n代表芳环所连接的碳原子在烷基链中的位置,s代
表磺酸钠。本实验所用9种磺酸盐均参考文献 [12]方法由实验室 自制,以bC14-5S为例,见Seheme1,
分别记为 tC12-5S、bC14-5S、tC14-5S、bC16-5S、tC16-5S、pC16-5S、pC17-5S、oC18-5S、oC19-5S。
CH3(CH2)8C一0
CH3(CH2)3Br+Mg— CH3(CH2)3MgBr
2010-09-06收稿,2010-l1-06修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08ZX05011),黑龙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zJC-0507),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 (YJSCX2008‘
044HLJ)资助项 目
通讯联系人:于涛,教授 ;11el/F“:0459-6540071;E-mail:yutao915@126.com;研究方 向:油 田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青少年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行为成因分析.pdf
- 邻苯二甲酸单甲酯双核铜配合物的强反铁磁性和磁构关联研究.pdf
- 临床护理护理关怀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初次印模焦虑的影响.pdf
- 临床用药研究右丙亚胺对柔红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pdf
- 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pdf
- 硫系相变材料Ge1Sb2Te4和Ge2Sb2Te5薄膜相变速度及电学输运性质研究.pdf
- 瘤胃微生物降解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发酵条件的优化.pdf
- 滤棒中三醋酸甘油酯用量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pdf
- 氯乙酸甲酯为萃取剂的液-液半微萃取与胶束电动色谱耦联富集分离中性化合物.pdf
- 卵泡抑素参与了视黄酸抑制早期心的形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