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 6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2008
第 29卷 第 2期 Joum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01.29.No.2
垦 竺 耋垦 窒 里丰望!壁
景颇族伦理思想述论
雄望鑫,彭晓霞
(中央 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景颇族伦理思想在景颇族人的恋爱、婚姻、家庭、社会规则、社会公德、宗教和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均
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景颇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 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
会 .实现各 民族共 同团结奋斗、共 同繁荣发展 ,开创 中NI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
弘扬景颇族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
关键词 :景颇族 :伦理思想;道德观念 ;述论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2—0034—09
景 颇族 是我 国云南 特有 的 民族 。我 国 的景颇族 期 、浪 峨 ,原先 是 同一 民族 的不 同部 落 。各支 系交错
主 要分 布于 云 南省 德 宏傣 族 景 颇 族 自治 州 的潞 西 、 杂居 .许 多村寨 都 居住 着两个 或 两个 以上 的支 系 ,单
瑞 丽 、陇川 、盈 江和 梁河 等县 山 区 。在 怒江 傈僳 族 自 独一 个支 系 的村寨 是很 少 的 。景颇 族 的语 言 属汉 藏
治 州 的片 马 、古 浪 、岗房 ;临沧 地 区的耿 马 傣 族 自治 语 系藏 缅语 族 景 颇语 支 。各 支 系都 有 自己的方 言 ,
县 ;思 茅 地 区 的澜 沧 县 ;西 双 版 纳 傣 族 自治 州 的勐 彼 此虽 不 相 同 ,但 都 比较 接 近 。景 颇 族 的文 字 有 两
海 县等 地 .也有 少量 景颇 族人 散居 。据 2000年 第五 种 ,即景颇 文和载瓦文 。前者创制 于 19世纪末 ,后 者创
次 全 国人 口普查 统 计 ,景 颇族 人 口为 132143人 。 制于 1957年 ,都是 以拉丁字母 为基础 的拼音文字 。
景颇族 是跨 境 民族 .在 缅甸被 称 为克钦族 .在 印 景颇 族 主要从 事农 业 景 颇地 区盛 产珍 贵 的木
度 被 称 为新 福族 。在 我 国 的历 史 文 献 中 .曾先后 把 材 和各 种 药材 。经 济作 物有 橡 胶 、油桐 、茶 叶 、咖 啡
景 颇 族 称 为 “寻 传 ”、“峨 昌”、“羯 些 ”、“遮些 ”、“大 等 。新 中 国成 立 前 ,景 颇族 地 区 已 出现 了农 村 公社
山 ”、“小 山 ”、“浪 速 ”、“野 蛮 ”、“野 人 ”、“茶 山 ”、“山 趋 于解 体 、向阶级 社会 过 渡 的情 况 .已有 了阶级 分
头人 ”等 .其 自称 有 “景颇 ”、“载 瓦”、“浪 峨 ”、“喇期 ” 化 ,并开 始 向封建 地 主制 经 济转 化 ,但也还较 多地保
等 ,新 中 国成 立 后统 称为 景颇 族 。 留着 原始 公社 制 的残余 。景 颇族 居住 在亚 热带 山 区 .
根 据 历史 传 说 和 汉 文史 籍 记 载 ,景 颇 族 先 民与 以前 主要 的生 产方 式是 刀耕 火种 的农 业 ,后来 向兄
古 代 的 氐 、羌 有 关 ,最 早 生活 在 康 藏 高原 南 部 .后来 弟 民族 学 习种 植 水稻 ,产量 逐步 提高 。
南 迁 到 云南 西北 部 、怒 江 以西 的地 区 。这个 地 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