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畸胎瘤三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上腺畸胎瘤三例 孙清荣(本教研室原创,wjl上传) 肾上腺畸胎瘤非常罕见,现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8病例介绍 例1 女,11岁。右腰部疼痛1年余,近1个月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疼痛加重及乏力、食欲减退,第2性征提前出现,1993年10月9日入院。体检:右上腹肋缘下中线旁扪及3.0 cm×3.0 cm肿块,质软伴有触痛和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肌酐66.5 μmol/L,.0 mmol/L7.0 cm大小的肿块,包膜完整,壁厚0.4 cm,瘤内有密集的细小光团,其后壁见强光团伴浅淡声影。肿块周围另见2个密度均匀的小结节,分别为3.2 cm×2.5 cm和2.5 cm×1.7 cm,形态不规则。CT检查:右肾上腺区有11 cm×10 cm×7.0 cm大小囊性的密度肿块,肿块前上部为水样密度,CT值2.6~10.3 HU。后半部分割成多个更低密度小囊,CT值-9.5~-18HU.肿块包膜完整,内上壁有点状高密度钙化灶(图1),CT值76~151HU。增强扫描示囊壁及肿块分隔强化明显,分界更清楚,囊实质未见强化。CT 冠矢状面重建,示肿块位于右肾上腺区,肝右下缘受压上移,右肾略下移。诊断: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不排除畸胎类肿瘤。手术所见:右肾上极有10㎝×8.0㎝质软的囊性肿块,与肾上腺粘连。其大囊内下方有2个小囊,均约3.0㎝×3.0㎝大小,囊内见灰白色干酪样物质及黄油样黏稠物、软组织块和白色毛发。镜检(933508):肿瘤由皮肤、附件脂肪组织及平滑肌组成。细胞分化成熟,可见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结构和纤维玻璃样变性(图2)。诊断:肾上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例2 女, 39岁。右上腹不适1年,右肾区深压痛和叩击痛,1992年4月26日入院。实验室检查:肌酐17.6 μmol/L,尿素氮3.7 mmo/L。B超检查:右肾上腺区探及4㎝×3.5㎝囊性肿块,伴有1.9㎝强回声。静脉肾盂造影(IVP)示右肾上腺区钙化灶及右肾上盏轻度受压、变形、下移(图3)。右肾动脉造影示肾轮廓显影清楚,右肾上腺肿块未见染色。CT检查:右肾上腺区有6.5 cm×5.0 cm×3.0 cm混杂密度哑铃形肿块,CT值-20~113 HU,肿块下部前方见结节状钙化灶,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增强检查示肿块实质部分和包膜均有轻度强化(图4)。诊断:右肾上腺脂肪瘤或畸胎瘤。手术所见:右肾上腺区有6.0㎝×4.0㎝×3.0㎝哑铃形肿块,肿块上半部有囊性感,下半部质韧呈实性。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无粘连。病理检查(921497):肿块不规则,切面部分为囊性,内充满黄色皮脂样物及毛发。实质部分质韧,有骨质样物。镜检:肿瘤囊性部分有上皮脱落,部分区域见鳞状上皮,囊壁有纤维组织构成,囊内见毛囊、汗腺、平滑肌、脂肪组织、神经纤维及胶质、骨质小结、实质区为大量成熟脂肪和肾上腺组织。诊断:右肾上腺良性囊性畸胎瘤。 例3 女,31岁。右侧腰背痛2个月,为隐性胀痛伴右上腹痛,无尿痛,2001年12月10日入院。肾区轻叩击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上腺区有一包块约5.5㎝×3.5㎝×4.2㎝,包膜增厚伴强回声。IVP检查:右肾上腺区见蛋壳样钙化肿块(图5),右肾上极受压下移。CT检查:右肾上腺区见5㎝×4.5㎝×6.5㎝0.8㎝20.3~503 HU,.8 cm×6.7 cm肿块,与肾上腺粘连,肿块表面呈蛋黄色,包膜完整,质硬。病理检查(015559):肿块呈卵圆形,包膜完整,切面囊性,内充满灰黄色物,部分包膜质硬,触之有沙砾感,壁厚0.3㎝~0.5㎝ 讨 论 腹膜后畸胎瘤较少见,文献报告仅200余例[1-4],而肾上腺畸胎瘤更罕见,国内外仅数例报告,且均为个案报告,关于其影像学诊断的报告鲜见。畸胎瘤来自3种原始胚层演变形成肿瘤样新生物,大体可分成3种类型[5-7]:(1)成熟性囊性和实性畸胎瘤,其生物特征为良性。(2)未成熟性畸胎瘤,分化程度分为未成熟、欠成熟和完全成熟。生物学特性分为良性,临界恶性至恶性不等。(3)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恶性率0.46%~4.00%不等。本组3例均为I型良性畸胎瘤。 肾上腺畸胎瘤常见于青少年,可能多发生在右侧,90%是良性[8]。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果肿瘤生长过大压迫周围器官、或者合并感染,可以出现腰背痛及阵发性腹痛等症状。本组3例肿瘤最大径均超过6.0 cm,1例还合并感染,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或上腹痛。例1还提前出现第2性征。 肾上腺畸胎瘤诊断的关键是肿瘤定位和显示肿块内不同的组织成分,2例IVP检查见肾脏上极受压移位,并显示肾上腺区钙化骨化成分,但对该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不大。而B超、CT或MRI应用,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位置、形状和毗邻关系,其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0%和78%~85%【9】,明显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