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语文学科课程论研究综述
欧阳芬 吴子兴
语文学科课程论层面的研究在我国素来薄弱总体来说,本方面的研究不仅数量上少,而且不少在本质上还是教学论的东西。有鉴于此,我们从200年的语文报刊中专门就语文课程论方面的研究文章进行收集,做出这份综述,期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
杨公平用“剑走偏锋”来形容当前的语文课改,并罗列四点:“重文轻语,华而不实”、“漠视文本,刻意求新”、“讨论过滥,有名无实”、“追求看点,哗众取宠”。他指出,对课改“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
赵长慧也认为课改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理论推崇和教学实践上的‘花样滑冰’”。
钟建敏即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与以前的截然不同吗?新课程改革是得了课堂的“热闹”而丢了“双基”的落实吗?新教材的使用是在“增负”吗?三个反问句间接地回应了目前对新课改的一些批评。
徐江认为“课标”存在缺陷。他从“课标”行文不太“标准”、“课标”在“教什么”的思维上缺少创见、“课标”写作体例上有苟简之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他文章的主体部分(“课标”在“教什么”的思维上缺少创见)中,他提出“过程性探究”的理念作为对新“课标”中“教学建议”的补充“建议”。他所指的“过程性探究”是指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并以此引导学生去探究并填充事物“为何”存在的思维空间。
张西安则质疑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性质,因此无法统一。语文的基本特点只能是它的交际作用。“两性统一”说除了在理论上造成对语文基本性质认识上的混乱外,还在实践上动摇了语文的工具地位。他最后指出,两个课标的表述,既是个理论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天天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特级教师洪镇涛以“高中语文课标行得通吗?”为标题直接发问。他认为“高中语文课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严重脱离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课标是“一个将给语文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灾难的语文课标。”
在一个以《高中语文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为名的对话讨论中,课程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分别发表了不同意见。专家郭元详承认“课程标准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指出课标是“理论标准”。主持人史绍典在归纳郭先生的观点时认为,既然是“理论标准”,就不能完全迁就现实。三位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课标有不同程度的意见。刘建琼讲了新课标的“美丽与渺远”,洪镇涛讽刺“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语文课程标准”。秦训刚呼吁至少要重视两个问题“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拒绝教学的功利倾向”。
罗钦鸿以“进一言”的形式要求研制新课标的专家们研究并制定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序———阶段目标,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主管部门的出题都能有所遵循。他认为课程标准的无序导致其自身的不“标准”。
二、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研究
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研究是语文课程论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人们经常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别混同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庆幸的是,已有研究者注意到上述现象,并有意识地加以概念区分。
桑志军指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观的设计和操作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他认为三维目标在语文学科中也是有层次性的,不能将其看成是并行。他进而指出:企图将三维目标在语文教育中同时全部实现,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理想主义。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这种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文化课不像文化课、伦理道德政治课不像伦理道德政治课的三不像课堂教学的倾向。
夏德源建议把“课程目标”中的“阶段目标”改为“年级目标”。他指出,四个学段的划分,主要还是人为的,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语文课程本身的阶段性特征,很难说得上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而按年级制订标准,与学校和教材编写者“创造性地发展课程”也没有多少根本冲突。相反,它极大地方便了课标的使用者。
郑友霄就“语文学习为什么?”的问题进行整合,梳理出语文教育的两个指向性目标:让受教育者掌握适应社会工作(生存)的技能性目标,和寻找到自身灵魂安放地的精神性目标。
李山林指出,语文教育研究失掉了“语文课程内容”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导致语文教学中“应该教学什么”问题的失落。语文课程目标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做相应的支持,也就处于一种无从达成的“悬空”状态。语文课程内容是连接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没有它,语文课程目标将流于空泛,语文教材编写将失去依据,语文教学也将茫然无凭。他认为语文课程内容由语文学科知识要素(间接语文经验)和语文活动内容要素(直接语文经验)两大部分构成,对语文课程内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 维对称交叉熵图像阈值分割.doc
- 2 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尿路感染影响因素探讨.pdf
- 精彩美文660篇.doc
- 英语任务设计的原则.doc
- 乙烯基联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研究.pdf
- 5 流连铸中间包流场温场数学模拟.pdf
- 异前列腺素F2α 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pdf
- 20 世纪末词林的一座丰碑——评《 俄汉详解大词典》.doc
- 30Mn2 热轧棒材表面裂纹缺陷原因分析.pdf
- 38 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经干细胞治疗48 周效果观察.pdf
-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申报表.doc
- 2006—2010 年中英两国主流报纸对麻疹疫苗的科技报道研究.pdf
- 2008 年度暨南大学校级大众传播学精品课程.doc
- 2010 年度“福建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本科)外国语言文学.doc
- 2010 年度高职高专湖北省精品课程药物应用技术申报表.doc
- 2010 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 2010 年全球矿业展望.pdf
- 2012 美国老年糖尿病共识解读.pdf
- 2012 年第三届欧洲骨结合学会共识研讨会报告(种植体修复重建部分) 及对我国种植修复的启示.pdf
- 2013 EAS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治共识简介.pdf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