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依饭节”的宗教学探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文化 仫佬族 “依饭节”的宗教学探究 王志亮 (山东省滨州学院 256603)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各个 民族的历史发 讲经, “仪式”在这里成了宗教实践的代言体,并且表现的 展长河里沉淀了丰厚的人类发展信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是那么强烈 。这在中国各个 民族宗教性活动中都有体现: 发展变迁。各种各样的宗教派别在具备一定的完型后都以相对 如瑶族的祭 “盘王”仪式、壮族的 “跳南堂”、侗族的 “做 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它的宗旨。仫佬族 “依饭节”仪式的形成有 愿”、毛南族的 “还愿”等等,仪式成为宗教现象的一个符 其发生的历史根源,在经历 “儒、释、道”三大宗教的洗礼后 号。 “依饭节 的仪式包括仪式程序、神系、经文唱本、法 同其原始的民族信仰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一种 自发性的宗教,成 器、咒语、音乐、舞蹈诸因素。仪式程序包括开坛、请筵、 为仫佬族人 民表达他们信仰的基本方式。 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送圣七个步骤,表现在酬神、 关键词 :仫佬族;依饭节;宗教 娱神、人神 同乐三个层面上 。所请之神多达数十位 ,敬神 三十六,有 “三元”祖师神、 “三祖 家仙、 “梁、吴 ”二 考察二种仪式具不具备宗教属性,必须先从宗教的构成 帝、保护神 “白马姑娘”等,也有从汉族和其他民族神系引 因素着手。宗教学家一般把一种寄教的构成因素归为三种表 入的神祗,但请神有先后之别,表明神祗的主次和人为的等 现形态之下:即 “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社会形态。第一种 级差别。仪式所有的经文书有多本如 “地台清筵科”、 “地 形态包括教义、信条、戒律、神话等;第二种形态包括礼 台熟筵科 ”、 “地台合兵科”、 “地台送圣科”等,经文基 拜、祈祷、布施、讲经和其他宗教活动 ;第三种形态包括教 本用七言句式写成,也有五言的,分 “叙述体”和 “代言 堂、教派、寺院组织等 。下面我们看依饭仪式是否存于此三 体”,讲究押韵,用在音乐上分 “吟诵”和 “咏唱”两种 , 种形态 中。 文学色彩浓厚。师公在做法事时用的法器有三元高照印一 神话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 ,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 枚,简笏一块,答一对,七星剑一把,太上老君杖一条。音 造,反映了他们的集体心理,凝聚着他们的劳动结晶。 “依 乐在仫佬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曲调简单、线条明 饭节 ”的形成源头也跟多种神话传说有着亲密 的关联 ,为 晰、起伏不大、依字行腔 。舞蹈是做 “依饭 ”的一个重要组成 “依饭 ”节 的渊源提供 了 “神秘 的理论依据 。此外,在做 部分,类型有三步罡、五步罡、七步罡、丁字罡等,动作平稳 “依饭 ”的经文本里有许多劝世歌,内容都是规劝族人孝敬 大方、语汇鲜明、轻活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仪式中师公 父母、尊敬师长、勤劳简朴、和睦乡邻等等,不难看出仫佬 所用的 “咒语”亦多种多样,如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神 族的淳朴民风,切合着儒家文化的根蒂;另一方面在中国王 恩大吉” “胞胎大吉”等不胜枚举。 “咒语”与 “符臻”同, 权四面扩张时上行下效奉儒家为正宗的中原文化也在这里表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与原始社会广泛流行的巫术 露出来 ,反映出民族 “小”文化 向中原 民族 “大 ”文化 的靠 紧密相连。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十六有言: “夫大 拢,表达仫佬民族对儒家所一向标榜的 “仁、义、礼、智、 法 旨要三局,一则行咒,~U行符……”,为 “咒语”与 “符 信”的透悟,并从原初的口传心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也 鲧”在中国宗教中普遍运用提供了根据,以至于成为一种普遍 是做 “依饭”的初衷之一。从祈求 “神灵 赐福到规人劝世, 的现象。面具即 “代像”是仪式中的又一个特色,关于面具的 反映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