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S模型沙特性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0卷第6期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1.40No.6 2012年 11月 JournalofHoha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NOV.2012 DOI:10.3876/j.issn.1000—1980.2012.06.O11 新型 PS模型沙特性研究 薛 伟 ,雷雪婷 ,俞 冰 ,吴苏舒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勘测设计院,江苏南京 210029;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1; 3.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4.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为了解新型Ps模型沙的特性,通过试验,对PS模型沙的物理特性、沉速及起动流速进行了 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s模型沙的颗粒形状、球度、三轴形状系数、密度及水下休止角都与原型沙 相接近,可以采用张瑞瑾公式和唐存本公式的改进公式计算Ps模型沙的沉速和起动流速。 关键词:PS模型沙;几何特性;沉速 ;起动流速 中图分类号:TV1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980(2012)06—0659—05 Characteristicsofnovelartificialsediment(PS) XUEW ei,LEIXueting ,YU Bing ,W U Sushu (1.SurveyandDesignInstitute,NanfingHydraulicResearchInstitute,Nanfing210029,China; 2.ChangjiangWaterwayPlanning,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Wuhan430011,China; 3.CollegeofEarthSciencesandEngineering,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 4.Jiangsu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Nanjing210013,China) Abstract:Inordertoexamine thepropertyofanew typeofPSmodelsand,testswereconducted tostudythe physicalproperty,settlingvelocity,andincipientvelocityofthePSmodelsand.Theresultsshow thattheparticle shape,sphericity,thethree—axiscoefficient,thevolumetricweight,andthesubmergedangleofreposeofthePS modelsandweresimilarwiththoseoftheprototype.Inaddition,thesettlingvelocitycanbecalculatedbyZhang RuijinSformulaandtheincipientvelocitycanbesimulatedbyTangCunbenSfomrula. Keywords:PSmodelsand;geometricalproperty;settlingvelocity;incipientvelocity 目前,国内常采用木屑、煤、电木粉以及塑料沙等模型沙进行泥沙模型试验,运用这些模型沙成功地解决 了许多基础理论及工程实践问题 ¨引。但这些模型沙均存在一些不足:如木屑易腐烂变质,粒径较大时颗粒 形状不好;而煤屑、电木粉由于其密度较大,为满足泥沙运动相似的要求,其粒径常变得较小而可能产生絮凝 现象 ;传统的塑料沙,由于颗粒形状常呈球状,造成用其塑造模型河床困难且水下床面也易坍塌而影响试 验精度。长江科学院针对以往模型沙存在的不足,研制了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研 究,并应用于长江防洪实体模型中 。但由于受模型沙密度固定的限制 ,如同时模拟推移质泥沙运动及悬 移质泥沙运动,模型选沙就变得十分困难,有时在同一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