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6 2013, Vol.34, No.09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
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研究进展
江连洲,李 杨,王 妍,王 欢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本文介绍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原理、基本工艺过程及特点,对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取的大豆油品
质作出重点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豆;水酶法;提取
Research Advance in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JIANG Lian-zhou ,LI Yang,WANG Yan ,WANG Hua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ological principle, basic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AE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re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EE extraction of soybean oil and comparison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olis extracted by AEE and other approaches. Morover, we also discuss its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soybean;aqueous enzymatic method ;extraction
中图分类号:TS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 13)09-0346-05
doi:10.7506/spkx 1002-6630-20 1309069
大豆是我国的七大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 60%,蛋白质的得率接近40% 。Dominguez等[3-4]进行了有
国松辽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 关利用水酶法从大豆和向日葵籽中提取油脂和酶处理后
游地区。世界主产国和出口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正己烷浸提大豆油脂等的研究。1997年,Pereira等[5]首次
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俄罗斯和 降低乳液稳定性,从而提高提油率,可使水酶法提油率
罗马尼亚等国家有少量生产,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欧洲 提高到88%左右。我国对水酶法提油技术的研究相对国
经济共同体国家。大豆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 外较晚。1992年,林岚[6]对酶法从全脂豆粉中同时制取大
优质蛋白质及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以 豆油和大豆水解蛋白的工艺进行初步研究,采用了碱性
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含量高达 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工艺复杂,油脂提取率
50%~65% ,是优质保健食用油以及高级天然化妆品所 仅达到65%~66%。近年来我国关于水酶法制取大豆油的
用原材料。传统的大豆油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浸 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酶解前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后
出法,传统的植物油制取方法虽然能得到95% 以上的油 续破乳方法进行了突破,进而提高了大豆油提油率。本
脂,但提油过程中蛋白变性严重,很难进一步利用,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