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网络演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 展 策 略 《电信网技;g)2008年 12月第 12期 口 全业务 网络演进 万志坤 竺宇梅 阿尔卡特朗讯 摘 要 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在全球俨然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主流运营商,无论是固定还是 移动,都从各 自的业务和网络现状 出发 ,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固定 /移动融合的全业务迈进。本文 首先分析 了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转型的策略、网络演进 的途径 ,然后对全业务 网络架构的演进 进行 了阐述 。 关键词 全业务 运营转型 FMC 1 引言 的需求和压力 。固定 /移动融合(FMC)的概念便是在 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FMC可 以使运营成本得到优 目前 .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在全球俨然成为一种趋 化,业务能力的增加促使运营收入得到增长 ,在保护 势,传统的主流运营商.无论是固定还是移动 ,都从各 已有市场的同时争夺竞争对手的市场 。同时.终端的 自的业务和 网络现状 出发 ,通过不 同的途径 向固定 / 融合满足了客户对简单化的需求 。就法国电信来说 , 移动融合的全业务迈进 。驱动运营商进行融合的原因 通过和Forrester协同提供 FMC业务,成功地将运行 有多方面,除了技术进步带来融合的可行性 ,更多的 成本 (OPEX) 降低 了 1O%~30% ,而 BBYahoo, 原因是来 自通信产业 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加剧所带来 FastWeb等引入的新应用 。使得 ARPU有 10%的提升 : ※ ※ ※. ※ 来 ※ ※ ※ ※ ※ ※ ※ ※ ※ ※柒 ※ ※ ※ ※ -※ ※米 ※ ※ ※ ※ ※ ※ ※ ※ ※ ※ ※ ※ ※ ※ ※桊 ※ ※ ※ ※ ※ ※ ※ ※ 桊 ※ ※ ※ ※ 桊 ※ ※ ※ ※. 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架构方面能力较弱 ,移动终端的硬 业与制造业 的核心能力。 件平 台均采用 ARM 或 X86架构 .软件平 台方面也未 (3)我 国提升移动互联 网核心竞争力 的关键是能 形成 自己的核心能力。目前 .我 国的移动运营商和设备 否构建 自己主导的终端平台体系,并因此形成和领导 商 已参加了多个移动终端平台阵营 .如中国移动加人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 Google的Adnroid阵营,华为、中兴参加 LiMo阵营 .红 (4)目前情况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发挥优 旗 Linux和联想等则加入了IntelMoblin阵营。另一方 势 ,从应用和高层平台人手寻求发展突破 .进而向下延 面 ,我国在移动互联网的软硬件方面也展现 出一定的 伸 ;进一步强化优势、弥补短板 ,寻求深层突破。 竞争力 ,如高层应用软件 、移动浏览器 、中间件 、协处理 f5)能否有效整合包括移动运营商 、互联网服务 器芯片等 ,我国也 自行开发 了一些基于Linux的操作系 提供商、终端制造商 、软件开发商 、芯片制造商在 内的 统,但影响不大 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是加速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创 基于 以上 的分析 。笔者对我 国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 新进程的关键 。 有 以下几点看法 : 总之,我国应依托移动用户市场和终端产能两个 f1)移动互联网是网络通信技术和产业 的发展方 基础 ,大力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 ,推进国家信 向,基于推进 中国信息化进程和实现产业跨越 的 目 息化进程 ;以应用软件为突破 口,延伸产业链 ,打造移 的,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移动互联 网。 动互联网终端平台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寻求实现移 (2)中国具有 良好的产业 、市场和用户的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