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帆蚌流行性疾病及药物筛选研究现状.pdfVIP

三角帆蚌流行性疾病及药物筛选研究现状.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责任编辑,王冬冬武j l 三角帆蚌流行性 疾病及药物筛选研究现状 ●郑艳红 葛熹凯 肖调义 摘要: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河蚌资源,不仅含有丰富 2.1.1细菌性疾病 目前对于三角帆蚌的病因研究已有许 的营养成分,也是 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淡水育珠蚌。但由于水 多报道 ,其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细菌 ,传染性极强,1975年 质环境的恶化和人工植珠手术不-3,目前病害严重,本文主 在江苏省无锡首次发生育珠蚌发病,到7O年代末至8O年代 要介绍了对于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病害原 因,所造成的 初 ,蚌病 已在江浙普遍流行。1986年开始 ,由江浙波及到安 经济损失,有效的药物筛选情况,以及今后淡水育珠的面临 徽 、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多数育珠生产区2[1。倪达书等p】 的问题和研 究的热点。 (1982)从病蚌中分离得到帆蚌点状产气单胞菌 (Aeromo册s 关键词:三角帆蚌;传染性疾病;药物筛选 punctata^ opsae);钱旭初等州(1984)从病蚌肝脏组织中分 离得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认为这两种病 1 三角帆蚌 菌是致病菌,引起 了三角帆蚌的大批量死亡;陈锦富等5[1 (1990)自1984年以来,在江苏、安徽 、浙江等地的病区取材,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 、珍珠蚌 、j角蚌 ,学名 Hynopsis 同样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刘尧服等I61(1993)也部分死亡的 cumin~i。属瓣鳃纲、珠蚌科 、帆蚌属。广泛分布于湖南 、湖北、 蚌中分离鉴定出嗜水气单胞菌,并提示在 自然条件下存在着 安徽 、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 嗜水气单胞菌与病毒混合感染或相继感染的情况;徐伯亥等 分布较多。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 ,长近 m(1993)认为河弧菌生物变种Ⅳ(新生物变种 ,无法放人人已 2Ocm,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i角状 ,后背 描述的I、Ⅱ、Ⅲ核型中)也能致蚌死亡,对鱼无毒力。黄向荣 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 等8[1(1999)通过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角帆蚌的致病性 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侧齿 ,右壳有 2枚拟主齿和 1枚侧 研究,发现甲鱼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角帆蚌的毒力最大,而乌 齿。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或浅水层中,营埋栖生活, 鳢及鲢鱼嗜水气单胞菌毒力次之,牛蛙嗜水气单胞菌最弱。 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籍外界进入体 文祝友等[91(2001)研究得出嗜水气单胞菌对肝脏影响最为严 内的水流所带来的食物为营养 ,其食性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 重 ,其次是鳃 ,鳃丝细胞排列松散 ,纤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 为主,也滤食细小的动植物碎屑。雌雄异体 ,每年4

文档评论(0)

w4o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