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曹”诗中的风意象考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NBOKAOGU目图目圈 口 西安文理学院 荣小措 摘 要 汉末动荡-aL~特殊环境,促成了建安诗歌及其意象悲凉慷慨的独特风格,“三曹”诗即是其典型代表。三曹诗中的风 意象继承了先秦两汉诗中风意象的悲情色彩,体现了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 关键词 建安文学 “三曹”风意象 悲情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 196年至220年,这个 的思念之情始终笼罩在一片凄清悲凉的气氛中,产生了极强的感染 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衰乱的时期之一,政治大权完全由曹操掌 力。三曹诗中的秋风意象,既风神各异又都情景交融,成就突出。 控,但这个时期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建安文学。建安文 再如北风意象。自诗《经 ·邶风 ·北风》出现以来 ,汉代拟骚诗和 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转变时期,其中尤以曹操、曹丕、 文人诗中均有继承,然艺术成就最高、最有感染力并广为人知的,却 曹植父子用力勤,成就高、影响大,史学界并称 “三曹”。曹操是建安 以建安三曹诗为多。“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曹操 苦《寒行》) 文学局面的开创者,他凭借 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文学素养,吸引了众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曹操 《步出夏门行》) 多的文人学士,为建安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文帝曹丕 “漫漫秋夜长 ,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 杂《诗 也爱好文学,喜欢结交文学之士,常与 “七子”等人饮酒赋诗,其所著 二首》)北“风行萧萧,烈烈人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曹植 典《论 ·论文》标志了文学的自觉。曹植的文学才能尤为突出,堪称建 怨《诗行》)北风意象在建安以前均系零散出现,数量和艺术质量上 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刘勰在 文《心雕龙 ·时序》中对三曹评价很高: 均不足以有较大影响。三曹诗中的北风意象出现得如此集中,艺术 “魏武以相王之尊,雅好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 上又均较此前为胜,是北风意象的一大发展。尤其是在艺术上使北 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的确,三曹作为建安 风意象与诗人的悲情自然融合,情景相依。无论是曹操 “北风”的徘 时代的政治中枢和文坛领袖,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使诗歌及其意 徊声悲,还是曹丕的烈烈悲凉,或者曹植的萧萧悲凄,“北风”均与诗 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风意象也随之取得了相当的突破 ,展现出动 人的主观情感密不可分,情与景高度统一融合 ,遂产生了巨大的艺 人的艺术魅力。本文拟对此予以分析。 术感染力。北风从此成为悲凉凄冷的代名词,使用极为广泛。 一 、 总体 “风”貌 总体而言,三曹诗中风意象的成就首先体现为风意象艺术质量 风意象是先秦两汉诗中数量较多、风采各异、且悲情色彩鲜明 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风意象在情景 自然融合、高度统一上大大 的重要意象。《诗经》、汉乐府民歌中风意象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屈骚、 超越了前代,数量优势又使其成就得到了良好的巩固和广泛的传 汉代文人抒情诗中的强烈抒情色彩以及汉末古诗中的浓重悲情为 播,使三曹诗中的风意象在艺术和影响上均有大幅提高。 建安诗歌风意象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曹诗中的风意象在面 二、悲风弥漫 貌和情感内涵两方面对前代风意象进行了有效的继承和卓越的创 “三曹”诗中的风意象大都呈现出浓烈深厚的悲情色彩,感染力 新;主要以情感的真挚深厚、普遍集中以及艺术上情景交融的高质 极强。曹氏父子生逢乱世 ,均亲身经历了汉末的社会动荡、战乱频 量见长,尤其在情感内涵上,三人均能将 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熔铸 繁、疾疫流行 、人命微贱,对乱世中生存的艰难 、社会的衰敝有深刻 在风意象中,使之既有新颖的情感内涵 ,又能统一于整体的时代风 的感受,遂生发出强烈的沉痛、忧伤、悲悯、苍凉等种种心理感受,形 貌。它使先秦两汉时期虽已出现但未成气候的风意象具有了更高的 成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典型风格,此典型风格最直接广泛地表现 审美价值和广泛久远的影响力。 在风意象上。此期的风意象中有相当数量均以心理的悲凉感受命 三曹诗中的风意象在形态上对前代旧有风意象多有继承,如悲 名,如悲风 、凉风、寒风、凄风、素风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