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8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Aug.2011
第38卷 第4期 )T刀RN_AI 0F Ⅺ DIAN I ⅡVERSnY Vol_38 No.4
doi:10.3969/j.issn.1001-2400.2011.04.001
自适应调整量子多用户检测方案
赵 楠,裴 昌幸,刘 丹,孙 晓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1)
摘要:量子多用户检测是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化和实用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结合经典多用户检测理论,分
析 了量子多用户检测的特点,建立了多用户量子通信信道模型,提 出了一种量子 多用户检测方案.该方
案通过 自适应调整测量算子实现多用户接收.通过对实际光纤量子信道 的测量,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
性,同时证明该方案具有降低测量误码率的优点.
关键词:量子通信;信道模型;量子多用户检测;自适应调整
中圈分类号 :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00(2011)04-0001-05
Quantum multi-userself-adaptiveadjustingdetectionscheme
ZHAO Nan,P Changxing,LIU Dan,SUN Xiaonan
(StateKeyLab.ofIntegratedServiceNetworks,XidianUniv.,Xi’an 710071,China)
Abstract: Forquantum communication,quantum multi—userdetection mustaccomplish communication,SO
thatquantum multi—userdetection isakeypoint.Inthispaper,wenotethatthequantum multi—userdetection
differsfrom theclassicalone,constructamulti—userquantum communicationchannelmodel,andproposeanew
self-adaptiveadjustingquantum detectionscheme.Thisschemeisfeasibleanderrorrateisreducedby
measuringtheactualopticalfiberchanne1.
KeyWords: quantum communication;channelmodel;quantummulti—userdetection;serf-adaptiveadjust
在经典通信中,多用户检测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量子光纤实验通信距离已经达
到了300km ,但要实现真正的应用 ,还必须要实现多用户通信,因而多用户检测也成了量子光纤通信 训的
重要课题.
笔者分析了量子多用户检测的概念,建立了量子多用户通信信道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量子多
用户检测方法.以两对用户为例,结合实验平台,证明了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检测误码率,提高了光纤
信道量子多用户通信的实验性能.
1 量子多用户检测
量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波粒二象性 .对于量子信息的多用户检测,从量子的粒子性方面看,同一时
收稿 日期 :2010—12-23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6067211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 目(B08038);国家重点实验
室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ISN1001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K50510010004)
作者简介:赵 楠 (1980一),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E-mail:zhaonanonline@hotmm1.com.
推荐专家:聂 敏 (1965一),男,西安邮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