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探讨
中国女l生大学生就业市场歧视研究
常珊珊 林 玲
1.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近年来我国就业难现象日益严重.特别对于女性,一直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本文首先揭示了中国的失业状况。然后在:1【11年二月十二 日 《女大学生就
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http://wwwgd.chinanews.com/)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高学历女性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l女大学生 求职 就业歧视 经济学分析
[Ahstraot| thedLqlcultyofemploymenthasbeeng~owinginrecentyears.thediscriminationag~hxst,.romennithejobmarketpersists.Acfirstthepaperrevealshteunemployment
siutationinChnia.Then,throughtheapplicationoftheeconomichteory, theauthorsconductadeepanalysisoftheunequaltreatmentofwell—educatedwomeninhtelabormarketon
.
htebasis0f吐lcSurveyReportofWomenCollegeStudents’Employmentreleasedbvhttp://www.gdchinanews.corn/OnFebruary12,2011.Finally.hteauhtonpmforwardacomplete
setofcountermeasuresforthesakeofwomennihteirsearchforjobs.
[Keywords】wonlencollegestudents;jobsearch;employsnentdiscrhmnadon;economicanalysis
自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 显的增长,使得人才市场中的大学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2010年
在市场经济人才配置的大潮中。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 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O万人,比上年增长20万。2011年又~L201O年增
势.大学生就业难度与日俱增,其中尤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为突 加了30万人.达到660万人。在大学生人数骤增的情况下,女生比例
出。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遭受就业性别歧视,其主要表现形式 也呈递增趋势:女生占大学生总人数比例1998年为39.75%,2000年为
为就业机会不平等、就业竞争过程不公正结果不公平:导致女大学生 41.07%,2001年为42.14%,2003年为44%。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接近
就业质量普遍低于男生.使女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50%。
(3)政策失灵。经济理论认为,政府政策也存在着失灵和负效
一 、 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应的一面。首先。政策本身存在不完善之处。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促
(一 )就业性别歧视的含义 进妇女平等就业的专门法律,相关的法律及主要规定主要在 (妇女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 (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 益保障法 》及 《妇女发展纲要》中集中体现,其中有关禁止就业性别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 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条款多为一些原则性规定,缺乏对性别歧
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是基于特殊工作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