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平衡和外源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pdfVIP

氨基酸平衡和外源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 氨基酸平衡和外源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 宦海琳 ,汪益峰 ,周维仁 ,薛 飞 ,徐小明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将360尾初重为 17g的异育银鲫随机分成4组 ,进行不同成分日粮的饲养效果试验 。I组为蛋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不 平衡Et粮 ;II组为蛋 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平衡 日粮 ;m组为蛋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平衡加酶Et粮 ;IV组为蛋 白质含量为35% 的氨基酸不平衡 日粮。结果表明:氨基酸平衡和添加外源酶的 日粮 ,不仅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 ,而且显著降低异 育银鲫氮收支中的排泄氮 比例 ,提高生长氮比例(P0.05)。氨基酸不平衡 日粮组的含氮排泄废物 中,氨氮、亚硝基氮含量显著高于 氨基酸平衡组(P0.05)。饲料 中蛋 白源的营养平衡状况即饲料配 比,不仅影响异育银鲫的饲养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异育银鲫氮代 谢 ,因此,提高饲料质量是从源头控制水产养殖污染的关键 。 关键词:异育银鲫 ;氨基酸平衡 ;外源酶 ;氮代谢 ;水产养殖 ;污染 中图分类号:$965.117.373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08)06—0219—03 在集约化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模式下,配合饲料是养殖鱼 1.2 饲料制备 类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通常 各组的试验 日粮配方 、营养水平及必需氨基酸配比分别 在2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 50%,但是仅有较少的蛋白质变 见表 1、表2、表 3。其中I组为蛋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 为鱼体结构蛋白,很大部分蛋白质仅被作为能量物质利用 ,当 不平衡 日粮,Ⅱ组为蛋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平衡Lt粮, 蛋白质被作为能量物质消耗时,其中大约 16%的氮以氨、尿 Ⅲ组为蛋白质含量为32%的氨基酸平衡添加外源酶 日粮,Ⅳ 素等形式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蛋白质未经鱼体消化吸收被 组为蛋白质含量为 35%的氨基酸不平衡 日粮。各组氨基酸 直接排出体外。饲料中氮素营养的流失不但造成了养殖水体 配比参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推荐的异育银鲫必需氨 的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本研究拟通过在植物 基酸的需要量 。各组 日粮按组分逐级混合均匀,小型制 性 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比较氨基酸平衡和外源酶对 粒机制成颗粒,冷却后室温储藏备用。 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氮收支和含氮代谢物动态, 表 l 异育银鲫 日粮饲料各组试验配方成分及含量 为科学使用蛋白日粮,从源头控制水产养殖污染,开发清洁型 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鱼种及 日粮分组 选择规格整齐、体格健壮,均重 17g左右的异育银鲫鱼 种360尾,用高锰酸钾消毒,然后放在水族箱 (规格 100cm× 60cm×80cm)中饲养,饲养期投喂商品饲料,7d后随机分为 4组进行不同成分 日粮饲喂试验 ,每组3次重复,共 12箱,每 箱放养异育银鲫鱼30尾。 收稿 日期:2008—03—21 基金项 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编号:6110628)。 作者简介:宦海琳(1981一),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 从事动物营养研 究。Tel:(025E—mail:jaashhl@ yahoo.corn.en。 (上接第218页) 螫蟹养殖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低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抗病性 [7]刘树铮.辐射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J].中华放 的作用 [J].江苏农业科学,2006(3):142一l44. 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1(3):191. [4]UNSEAR.SourcesandEffectsofIonizingRadiation.UNS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