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子德育思想毁与誉之辨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卷 第 6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5 Nn6 2010年 l2月 Journalof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 Dea 2010 孑L子德育思想毁与誉之辨源 赵 金 昭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471023) 摘 要:孔子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核心。但 -3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这种思想又每每受到强烈的质 疑甚至毁弃。究其原因,在于统治者对其学说进行不断的重塑,在于其本身独特的内省方式和保守、稳固的理 论结构。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毁与誉 DOI:10.3969/j.issn.1674—5035.2010.06.019 中图分类号:K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35(2010)06—0077—04 孑L子德育思想在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居于核心 末年,孔子学说已经成为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经学, 地位,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流。然而,当社会 成为统治者治国方略和人们 日常行为的规范。黄巾 处于剧烈变革时期,他的德育理论往往受到强烈的 大起义始,张角鼓吹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 质疑、猛烈的攻讦,甚至毁弃。当社会处于稳定时 口号,矛头直指现有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以孔子 期,他的德育思想则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不断被 思想为核心的经典儒学受到空前的质疑和挑战。经 修改、充实与重塑,甚至成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精 过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后,西晋统治者重新审视两汉 神之道。这一现象在历史上重复出现,形成一个又 儒家元典经学与现实社会的榫合点,汲取新兴的玄 一 个循环的周期,并且这个周期与社会变革周期有 学理念,对孔子学说进行新的诠释,以 “孝”立 着惊人的暗合。笔者将从孔子德育思想原旨的构成 德的理念被注入孔子德育学说,开始了对孑L子德育 等方面,探索其原因。 思想第一次重大的修改。魏晋时期,佛道的兴盛给 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思想运 1孔子德育思想毁与誉的周期现象 动过程中,孔子的德育思想又进一步在统治者推波 孔子德育理论问世以后,并没有立刻得到当时 助澜下朝着宗教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的叛 社会的完全认可。与其他诸子理论一样,作为一种 逆者对孔子德育学说进行了猛烈的反抗,表现出诸 思想流派,长期流行于学术领域,未能成为执政者 如捣毁孑L庙、杀戮儒生、蔑视社会等级制度等激烈 统治社会的理论依据。秦汉空前的统一,为他的理 行为。但这些努力主要表现在反对礼仪制度、门阀 论付诸实践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汉武帝时代,国力 制度等社会秩序外部形态方面,并没有从思想源头 鼎盛,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大大强化。出于巩固政 对孔子德育学说构成直接的威胁。唐宋时期,封建 权的 目的,迫切需要一种适应大一统形势 的理论来 制度进人鼎盛阶段,统治者更加注重孔子德育学说 体现的国家意志,统一民众的思想。董仲舒机敏地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他们大量吸收佛教、道教理 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首倡 “罢黜百家,独尊儒 念,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形而上的东西 术”。这一观点被汉武帝接受并尊崇以后,孔子思 更加剧了孔子德育学说的僵化。这一过程以程朱理 想尤其是他的德育学说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弘扬,最 学的出现而达到顶峰,同时也完成了孔子德育学说 终登上上层建筑的最高巅峰,并成为影响中国两千 的宗教化过程。明清时期,孔子德育学说在统治者 年道德教育的指导理论。经过两汉的发展,至东汉 的强力维护下更加程式化,最终成为禁锢人们思想 和行为的精神枷锁。这期间,反孔学的思潮也在不 收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