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 第1期 地球科学进展 Vol.29 No.1
2014年1月 ADVANCESINEARTHSCIENCE Jan.,2014
武玉,徐刚,吕迎春,等.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1):6879,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14.
01.0068.[WuYu,XuGang,LüYingchun,etal.Effectsofbiocharamendmenton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Currentstatusandknowledge
gaps[J].AdvancesinEarthScience,2014,29(1):6879,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14.01.0068.]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1 1 1
武 玉 ,徐 刚 ,吕迎春 ,邵宏波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 要:生物炭是有机物原料在完全或者部分缺氧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裂解(通常<700℃)产生的
一类富碳、高度芳香化和稳定性高的有机物质。生物炭为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和生态污染修复
等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多孔特性和比表
面积有利于土壤聚集水分、提高孔隙度、降低容重,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生物炭
是酸性土壤一种理想的改良剂。其含有的养分元素可直接输入土壤,其表面电荷和官能团有利于
土壤养分的保留。但是,生物炭由于受原材料和制备条件的影响,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综述了生
物炭输入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从而为生物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 键 词:生物炭;土壤改良;有机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P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4)01006812
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分布着一种深厚、富碳的
肥沃土壤,这种土叫做terrapreta(葡萄牙语,黑土的
意思),其农作物产量明显高于附近其他土壤。经
多学科专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土是人为土,是前哥
伦比亚印第安人为了增加土壤肥力而把各种垃圾烧
成炭(生物炭)施入到土壤中,使得此区域土壤成为
整个亚马逊流域中最好的土壤[1~4]。这种发现激发
了人们对生物炭研究的兴趣,从而揭开了人们对生
物炭研究的序幕。
生物炭(Biochar)是在低氧和缺氧条件下,将农
作物秸秆、木质物质、禽畜粪便和其他材料等有机物
质经过高温热解而形成的产物,生物炭生产过程如 图1 生物质热裂解转化生物炭的基本流程与产物
[5] Fig.1 Flowchartandproductsofbiocharproduction
图1所示 ,除产生生物炭外还有一些其他化合物
产生,它们的产出效率与热解温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throughbiomasspyrolysis
生物炭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
收稿日期:20130827;修回日期:2013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中磷的释放动力学”(编号;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一三
五”发展规划项目“黄河三角洲陆海界面过程、生态演变与修复技术”(编号:Y254021031)资助.
作者简介:武玉(1990),女,山东沂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Email:ywu@yic.ac.cn
通讯作者:徐刚(1979),男,山东五莲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研究.Email:gxu@yic.ac.cn
第1期 武 玉等: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