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典范——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pdfVIP

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典范——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 2 00 8 社科纵横 Fe b ,2X)( 8 8 年2 第 总第 23 卷 2 期 SOC IA L S CIE N CE S B卫V I E W VOL . 23 N0 . 2 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典范’ — 论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崔华前.* 李为山 (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合肥 23 0 以拍) ‘汇内容摘要1 “八荣八耻,的杜会主义荣辱观,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既斌予传统 “知耻”之心以新的时代内涵,又弘扬了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我们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树立了良 好的典范。 关【 键 词1 “八荣八耻” 传承 “知耻.. 之心 优秀传统道德精神 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 1笼鸿 文献标识码泣 文章编号l: X)( 7 一91 肠(2X)( )8 20 一加31 ·以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辱观而产生的一种 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 明确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阐发了当代中国特色 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是人的基本德性、基本人格。 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爱国主义、 只有 “知耻”,人们才会有 自我道德意识的觉醒,也才能严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世 格自律。因此,知“耻”之心,是人们加强道德自律的必要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前提。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 “以人为本”的科学 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就极为关注 “知耻”之心。孔 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 子大力倡导 “知耻”之心,将 “知耻”视为做人的内在要求, 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热 要求人们应该 “行己有耻”( {论语 ·子路》) 、“耻躬之不 烈的响应。它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除了其 逮”( 《论语 ·里仁》) 、“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宪 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外,还 由于它借鉴和吸收了中华 向》) ,并明确提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 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为政”的治国方略。孟子高度重视 “知耻”之心,将其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 为人的最基本德性之一,提出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 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 无耻矣”( 《孟子 ·尽心上》) ,要求人们做到 “仰不愧于天, 同志曾经指出: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 俯不作于人”( 同上) ,认为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 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 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同上) 强调 “知 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 耻”之心是人们 自我鞭策、奋发向上的内在精神动力。荀 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 子也非常关注 “知耻”之心,要求人们 “耻不修,不耻见污; 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麟一翔)这一论 耻不信 ,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 ·非十 述 ,反映我们党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高瞻远瞩。毛泽东 二子) ) 周《易 ·系辞下) 中将能否 “知耻”作为区分 “君子” 同志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方面总是身体力行、带 和 “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