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诠林
重修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几个新理路
目前,中国大陆主要有如下几种版本的台湾现代文学史:
白少帆先生著《现代台湾文学史》、刘登翰先生等编著的《台
湾文学史·现代文学编》、公仲、汪义生先生著《台湾新文学史
初编》、吕正惠、赵遐秋教授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等。
这几种台湾现代文学史出版以后的时间里,有一些新的台湾文
学史料被发现;有一些以前被忽视的或被遗忘的台湾现代作家
作品重新“出土”;也有一些更适于台湾现代文学史书写的新
视角和方法论被逐步证明更具科学性。凡此种种,均为书写新
的台湾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与空间。借鉴前几种台湾
现代文学史著作的成功经验,实施新的突破,重绘台湾现代文
学史“地图”①,已有其可行性。
新理路一:台湾现代文学史(1923—1948)的时段划分
台湾新文学的发展是受大陆新文学的影响而实现的。因
而,台湾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后于大陆现代文学的起点。“1923
5415
华/文/文/学/史/(文/体、/国/别、/地/区)/及/其/他
年是台湾近代文学史的下限,……1923年以后,开始有严格
意义上的台湾现代文学作品出现,而连雅堂的《台湾诗乘》
(1922年出版),是总结、总评包括台湾近代文学在内的台湾
旧文学的著作。1895年以后离台内渡的台湾近代诗人在1923
年以前大都驾鹤西去……”②因此,将1923年作为台湾近代文
学和台湾现代文学的分界线,将其作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开
端,是从台湾文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最佳选择。
1945一1948年间,以“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为目
标,台湾的国语运动在台湾文学史上划出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时
期,在此时期内,“台湾现代文学毕其功于一役”。⑨“从文言
到国语(白话)不仅是台湾现代文学同台湾近代文学、也是台
湾现代文学同台湾当代文学分野的显要标志。”④而随着1949
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大批大陆知名作家也来到台湾,台湾
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1948年底是台湾现代文学
史的下限。
在这26年的时限内,台湾现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
聪分别在《台湾》发表《汉文改革论》与《论普及白话文的新
使命》,以及《台湾民报》的创刊;下限为1936年6月《台湾
日日新报》、《台湾新民报》等的“汉文版”被迫停止。(二)
台湾光复初期(1945年10月到1948年底)。
新理路二:语言转换与文学进程的关系
“在台湾文学史上,包括从文言到一国语(白话)在内的语
言的转换问题乃是发生于台湾现代文学时期的特殊问题、并且
547
多,丸,爻,他,谵,硗,奇,诵,牟,丈,丈,每
始终贯穿于台湾现代文学的进程。”⑤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来考
察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文学现象,是一个比较契合台湾现
代文学研究的崭新视角。
使用不同写作用语的台湾现代作家在其文学活动中经历了
如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转换:
(一)从用方言写作到兼用国语(白话)写作。如谢星楼、
赖和、陈虚谷和杨守愚。
(二)从用文言起草到用国语(白话)和方言定稿。如赖
和。
(三)从用文言写作到兼用日语写作。如吴浊流。
(四)从用文言写作到兼用日语和国语(白话)写作。如
叶荣钟。
(五)从方言俚语到文言词语。如许丙丁的《小封神》与
赖和的《斗闹热》。
(六)从用日语写作到用国语(白话)写作。如吕赫若。
(七)从用方言思考到用日语和国语(白话)写作。如吕
赫若、张文环。
(八)从日语作品到国语(白话)译文。如杨逵。
(九)从使用国语(白话)创作到改用日文创作。如杨云
萍,他曾经和江梦笔合办《人人》杂志,该刊于1925年3月
出版,是台湾第一本白话文的文学期刊。但是杨云萍在1926
年3月去日本读书,专攻文学,后来,他就改用日文写诗,还
曾经出版过日文诗集《山河集》。
由此,书写新的台湾现代文学史,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一)注意原作与译作之区分
台湾日据时期,有许多文学作品是用日文写作的,后来才
由作者本人或他人翻译为中文。如杨逵的《送报夫》即用日文
548
华/文/文/学/史/(文/体、/国/别、/地/区)/及/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