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1931—2010 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 一般方法.docVIP

NY_T 1931—2010 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 一般方法.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931—2010 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 一般方法 General methods of advance evaluation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0-07-08 发布 2010-09-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1/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国芳、王家顺、刘炬、何瑞银、戚锁红、李建国。 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 一般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机械先进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机械产品的先进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农业机械先进性 advan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指该农业机械与同类产品相比,在技术性、功能性、经济性、环保性和人机关系等方面的优化程度。 2.2 农业机械可回收性 recyclabili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指农业机械产品报废时其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难度以及回收过程 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3 人机关系 human-machine relationship 指农业机械对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操作人员在使用和保养农业机械过程中 的方便和舒适程度。 3 评价内容 3.1 评价指标 3.1.1 技术性 a) 新原理新结构; b) 新材料应用; c) 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d) 标准化程度。 3.1.2 功能性 a) 作业质量; b) 作业状态监控; c) 复式作业或多功能性; d) 农艺适应性。 3.1.3 经济性 a) 生产率; b) 单位能源消耗量; c) 可维修性; d) 可回收性。 3.1.4 环保性 a) 排放污染; b) 噪声污染; c) 能源类型。 3.1.5 人机关系 a) 安全性; b) 舒适性; c) 调整保养方便性; d) 美观度。 3.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名称 权重 名称 权重 技术性 0. 20 新原理新结构 0. 30 新材料应用 0. 25 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0. 25 标准化程度 0. 20 功能性 0.25 作业质量 0. 40 作业状态监控 0. 20 复式作业或多功能性 0. 20 农艺适应性 0. 20 经济性 0.20 生产率 0. 40 单位能源消耗量 0. 40 可维修性 0.10 可回收性 0.10 环保性 0.15 排放污染 0. 40 噪声污染 0. 30 能源类型 0. 30 人机关系 0. 20 安全性 0. 50 舒适性 0. 25 调整保养方便性 0.15 美观度 0.10 4 评价方法 4.1 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评价。专家应熟悉本类农业机械产品,每次参与评价的专家人数不少于7 人。 4.2 各评价指标分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一般、国内落后六个评价等级。 4.3 各位专家依据相关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二级指标逐一做出等级评价,评价 结果填人表2。 表2 二级指标等级评价表 评价指标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国内一般 国内落后 技 术 性 新原理新结构 新材料应用 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 标准化程度 表2 (续) 评价指标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国内一般 国内落后 功 能 性 作业质量 作业状态监控 复式作业或多功能性 农艺适应性 经 济 性 生产率 单位能源消耗量 可维修性 可回收性 环 保 性 排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