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電節能方法---功率因數之改善.docVIP

產業用電節能方法---功率因數之改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產業用電節能方法---功率因數之改善 楊正光 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 一、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的成長,國民所得增加,國人用電量亦大幅的成長,近十年來平均每年用電量成長率5.9%,至91年全國年用電量達1512億度。在電力系統中整個用電的結構為工業用電佔62.2%、商業用電佔13.0%、住宅用電佔24.8%,其中仍然以工業用電佔大多數。 由於工業用電之負載以電動機等電感性負載居多,因之在電力系統中會產生滯後之無效電力,無效電力是一種電力損失,依據台電公司之統計資料,電力用戶功率因數低於80%之用戶約67,420戶以上,如能提高功率因數至95%,估計每年可減少無效電力損失達2.3億度以上。再從能源查核資料顯示,電力用戶功率因數亦列為最具潛力之改善項目。因之產業界欲做好節約能源,減輕電費負擔,功率因數之改善實不可輕易忽視。 二、原理 電力系統中當接上用電負載時,由於用電負載多數為電感性如電動機等設備會產生滯後電流,使電流落後電壓90度相角,因之其產出之功率被區分為有效功率(KW)與無效功率(KVAR)兩部分,兩者之和即總輸出功率稱為視在功率(KVA)。無效電力使電機設備之產出功率降低並且會造成線路損失增加,最簡單迅速有效的改善方法就是加裝電容器,電容器為電容性負載,會產生越前電流,較電壓越前90度相角,剛好可以抵消電感性之無效電力,使電機設備之總產出功率成為有效功率,如此可以減少電力系統之損失,如圖2-1所示,用戶亦因此可減少電費之支出。 圖2-1 改善功率因數向量圖 有效電力(KW)=視在功率(KVA) ×cosθ 無效電力(KVAR)=視在功率(KVA) ×sinθ=有效電力(KW)×tanθ 改善所需無效電力(KVAR)=有效電力(KW)×(tanθ1-tanθ2) 三、應用 (一)、提高功率因數之效益 裝設電容器提高功率因數除可獲得減少電源供給之無效電流的主要好處外,尚可得到改善電壓、減少線路損失、增加系統容量等多項益處。另外在電費負擔上因功率因數條款,當功率因數超過百分之八十時,當月份電費減少千分之1.5,可使電費支出減少。分別敘述如下: 減少線路電流 在負載有效電力(KW)不變之下,裝設電容器可減少線路上之無效電流。 改善後之負載電流(I2 =﹝(I1cosθ1)2+(I1sinθ1-Ic)﹞1/2 I1:未裝設電容器時之線路電流 I2:裝設電容器後之線路電流 Ic:電容器產生之越前電流 改善電壓 裝設電容器後由於線路電流降低,因而線路上之電壓降減少,使得電容器後端部分之電壓上升。 Vc=IcX X:線路阻抗 V%=KVAR × X/10(KV)2 線路損失減少 線路損失與線路中總電流之平方成正比,因之可減少線路損失。線路損失之減少=原損失﹝1-(原功率因數/改善後之功率因數)2﹞。 系統容量之增加 系統中因裝設電容器使線路上之無效電流減少,其負載電流亦減少,如果系統的容量一定,改善功率因數可增加負載,即增加系統容量。此部分可增加之負載稱為「容量釋放值」(Amount of Capacity Released)。 (二)、電容器裝設之位置 裝設電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數主要係因無效電力(KVAR)減少而獲得利益,因此電容器裝設之位置應儘量靠近負載處,才能得到實際效果,如圖2-2所示為電容器可能裝設之四個位置,最理想的位置為C1其次為C2、 C3 、C4依次排列。 圖 2-2電容器裝設之位置 四、案例 某工廠契約容量300KW, 每月用電量72000度,經測量其功率因數為0.7,主變容量 11.4KV/220v 400KVA 阻抗 5.5%,經檢討後加裝低壓電容器150KVAR,改善後之功率因數提高至0.9,分析所獲得之利益如下: 節省電費 PF=0.7 提高為 PF=0.9 每月節省電費7200元 增加釋放容量 釋放容量=300×﹝(0.9-0.7)/0.7﹞=85KW 減少線路損失 減少線路損失率=1-(0.7/0.9)2=0.395 3600KWH × 0.395=1422KWH 提高電壓 v%=(150 × 5.5)/400=2.1 220+220 × 2.1%=224.5v 本案投資金額 25000元 投資回收年限=25000/7200=3.5月,值得投資改善。 五、結論 台灣自產能源缺乏,97%能源仰賴國外進口,因之國人應有共識,節約能源為全民之目標,提高功率因數為節省用電最經濟有效方法之一,工廠用電應充分的運用。 一般用戶裝設電容器往往僅考量到簡便,在一次側裝設後獲得減少電費即以為改善,事實上應檢討裝設在接近負載中心,才能獲得真正減少損失之效果。 功率因數之改善原則上應能達到0.95以上,為能有效控制,最好採用部分裝設固定式電容器組,部分採用以無效電力控制之電容器組,如此可獲得較佳之控制組合。 能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